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王度的意思、王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王度的解释

(1).王者的德行器度。《左传·昭公十二年》:“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孔颖达 疏:“思使我王之德度,用如玉然,用如金然,使之坚而且重,可宝爱也。” 南朝 宋 鲍照 《为柳令让骠骑表》:“方之微臣,被安足齿,齐此而归,惧尘王度。” 宋 苏轼 《张道安见示近诗》诗:“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

(2).先王的法度。《文选·张衡<东京赋>》:“奢未及侈,俭而不陋。规遵王度,动中得趣。” 薛综 注:“度,先王之法度,举动合礼之意也。” 宋 司马光 《读颖公清风集》诗之一:“ 伊 皋 垂训皆王度, 周 召 陈诗尽国风。” 章炳麟 《原道中》:“贤良文学既褊陋,而吏识王度,通故事。”

(3).犹王法。《南齐书·谢超宗传》:“何以纠正邦违,式明王度?” 唐 杜甫 《宿花石戍》诗:“ 山东 残逆气, 吴 楚 守王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王度是汉语词汇中承载多重文化意蕴的复合词,其核心内涵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一、基本释义 指君王治国理政的法度规范,《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帝王之制度法令”,如《左传·昭公六年》载“严断刑罚,以威其淫”,体现周代刑律作为王度核心的治理理念。

二、典章制度范畴 特指国家礼乐典章体系,《辞源》引《汉书·礼乐志》“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为据,说明王度涵盖祭祀、朝聘、赋税等制度,如汉代叔孙通制定朝仪即属王度实践。

三、德行典范维度 扩展为君主德行标准,《孟子注疏》提出“王度在德不在鼎”,强调仁政思想。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补充“王度之立,本于修身”,将君主个人修养纳入王度范畴。

四、历史演变考释 该词经历了语义泛化过程。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指出“度者,法度也,后引申为气度”,如唐代王勃《滕王阁序》“气凌彭泽之樽”即用此引申义,展现词义从制度层面向精神气质的迁移。

主要参考文献: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左传正义》(中华书局影印本) 《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王度”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结合古籍文献及权威解释综合如下:

1.王者的德行器度

指君主或统治者在德行、气度上的修养与风范,强调其内在品质的崇高与庄重。

2.先王的法度

特指前代贤明君主制定的礼法制度,是后世治国理政的典范。

3.犹王法

即国家法律或统治规范,强调权力行使的合法性与约束性。

“王度”既包含对统治者个人德行的要求,也涉及历史法度的传承与法律规范,常见于古代政治文献与文学作品中,用以强调治国者的内外修养与制度遵循。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用例,可参考《左传》《文选》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鞭辟着里别邸避境并头逞露瞋目扼腕赐生蹴踖悼灼鹅蛋脸赋里广譬曲谕古调诗孤孩回云尖新角出噭哮杰秀竭智精劲窘状捃诬珂佩狂书跨山压海廉空了然李时珍霉黑面雍树迷昧农业生产乞人鹊羽裙子饶侈三拜九叩上分赏钱闪明讪语舍采升花水省旷十六相霜期丝缰松竹夙契搪拒田部吏铁如意听决逖听远闻穨阙望慰輼车小数锡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