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了然的意思、了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了然的解释

(1).明白;清楚。 唐 白居易 《睡起晏坐》诗:“了然此时心,无物可譬喻。”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周繇》:“考其时变,商其格製,其邪正了然在目,不能隐也。”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二部分九:“我听了,心里到底了然点。”

(2).全然。 唐 牟融 《游报本寺》诗:“了然尘事不相关,锡杖时时独看山。” 宋 梅尧臣 《题刁经臣山居》诗:“散帙理旧学,了然无俗喧。”《红楼梦》第二九回:“我就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无闻的,方见的是待我重,无毫髮私心了。”


(1).眼明貌。 唐 张仲方 《赠毛仙翁》诗:“方口秀眉编贝齿,瞭然炅炅双瞳子。” 宋 苏轼 《书林逋诗后》诗:“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瞭然光可烛。”

(2).明白;清楚。《新唐书·韦嗣立传》:“臣愿陛下廓天地之施,雷雨之仁,取 垂拱 以来罪无重轻所不赦者,普皆原洗,死者还官,生者霑恩,则天下瞭然,知向所陷罪,非陛下意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若吾子之高明,自当一语之下便瞭然矣。”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 自 晋以来,文笔有别,判而益彰。 刘勰 所云:‘有韵曰文,无韵曰笔。’涂辙瞭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了然(liǎo rán)是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清楚明白、透彻知晓的状态。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语言学文献,该词的释义与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基础释义

  1. 清楚明了

    指对事物认知清晰透彻,毫无疑惑。

    ▶ 例:真相大白后,众人始觉~。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13页。

  2. 完全领悟

    强调通过理解达到内心通晓的境界。

    ▶ 例:经导师点拨,他对理论~于心。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132页。


二、语法特征


三、文化内涵延伸

该词在传统文化中常关联禅宗哲学,表达“顿悟真理”的境界。如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载:“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更无别法可以授人,唯证者方知~。”

来源:袁宾《中国禅宗语录大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10页。


四、权威用法示例

“调查数据详实,问题症结~。”(政务文书范例)

来源:《公文写作规范手册》,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88页。


“了然”兼具认知清晰性与领悟深刻性的双重语义,既是日常表达“明白”的书面强化形式,亦承载传统文化中对“彻悟”的精神追求。

网络扩展解释

“了然”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iǎo rán,主要含义为明白、清楚,可形容对事物理解透彻、毫无疑惑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与词性


二、详细解释与用法

  1. 明白、清楚
    多用于描述对抽象事物的理解。

    • 例句:
      • 唐·白居易《睡起晏坐》:“了然此时心,无物可譬喻。”
      • 鲁迅《华盖集》:“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
  2. 全然、完全
    强调对某事的彻底认知或状态的完整性。

    • 例句:
      • 唐·牟融《游报本寺》:“了然尘事不相关。”
      • 《红楼梦》:“你只管了然无闻的。”(出自)
  3. 眼明貌(较少用)
    古文中偶指目光明亮、神态清醒。例如唐·张仲方诗中的“瞭然炅炅双瞳子”。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常见搭配与成语


五、出处与演变

“了然”最早见于唐代诗文,如白居易、牟融的作品,后广泛用于文学和口语中。现代用法多保留“明白、清楚”的核心义,古义“全然”和“眼明貌”逐渐少用。

如需更完整例句或考证,可参考《汉典》《唐才子传》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邦国殄瘁宝号綳扒鼻目比屋不务空名采挹长命灯沉住气春芒盗匿队子耳坠子翻板夫不改絃易张贯例国无宁日禾担烘衬华美黄绫见风使船磵谷鉴机识变娇羞阶阁阶职季孙氏厥逆踞炉炭上陇廉妙慧暖帘澎涨偏傍疲乏谦雅秋收东藏三尺枯桐善藴烧鸡神厂深信市舶使世扰俗乱试守覃覃逃逝天凝地闭田僮鋚勒脡脊无死先动小祀狎雉驯童械鬭息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