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面拥树 ”。形容面对面地抱持婴儿。雍,通“ 拥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汉王 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 婴 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南方人谓抱小儿为‘雍树’。面者,大人以面首向临之,小儿抱大人颈似悬树也。”《汉书·夏侯婴传》引此文, 颜师古 注:“面,偝也。雍,抱持之。言取两儿,令面背己,而抱持之以驰,故云面雍树驰。”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方言与今不合》:“方言者,一方之言,如今乡言是也。然今古亦颇不同……《汉书》以抱小儿为‘面拥树’。”
“面雍树”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词语,其含义及解释可综合如下:
“面雍树”也写作“面拥树”,指面对面抱持婴儿的动作。其中“雍”通“拥”(即“拥抱”),而“树”在此处形容婴儿像悬挂在树上般搂住大人的脖颈。
该词出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和《汉书·夏侯婴传》。记载夏侯婴在刘邦逃亡时,为保护其子女(即后来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将两个孩子抱在怀中骑马奔驰的场景,原文为:“徐行面雍树乃驰”。
此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献研究或方言讨论。如需深入探究,建议参考《史记》《汉书》原文及《汉典》等权威辞书。
《面雍树》是一个汉语词组,它意指人们面对困难时变得坚强不屈的品质。这个词组由三个汉字组成:面、雍、树。
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面雍树》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面雍樹」。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存在差异,但其意义相同。
1. 他面对挑战时展现了面雍树的精神。
2. 她的坚韧面雍树鼓舞了周围的人。
与《面雍树》相关的组词有:
《面雍树》的近义词可以是“坚韧不拔”、“勇往直前”。反义词可以是“娇弱顺从”、“退缩逃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