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托底的意思、托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托底的解释

(1).垫底。谓衬托在下面。《红楼梦》第九二回:“第一层是一个玻璃盒子,里头金托子,大红縐绸托底,上放着一颗桂元大的珠子。”

(2).谓有底,有依托。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四七章:“听到‘ 李悦 布置的’, 吴七 顿觉心里托底,浑身都有了劲。”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托底”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使用场景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汽车领域

3.金融与经济

4.成语延伸

5.其他场景


“托底”既可描述物理支撑,也可表达风险保障或心理依托,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如需更详细例句或专业领域解析,可参考来源网页(如查字典、沪江词典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托底

托底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提供底线,支持基本生活。它的拆分部首为手和广,总共有9个笔画。

这个词语来源于于中国北方方言,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形容养老保险或社会救济等制度,为没有收入或收入较低的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在繁体字中,托底的写法为「托底」。

古时候汉字写法中,托底没有出现,因为它是一个现代用语。

以下是一些关于托底的例句:

1. 政府将出台措施,保障贫困人口的生活,确保他们不会跌入托底。

2. 托底政策的实施,使得社会弱势群体得到了更好的关怀。

一些和托底相关的词语和短语包括:

1. 救济金:提供给没有收入或收入较低的人的资金援助。

2. 底线:指最低要求或标准。

3. 基本生活保障:确保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一些和托底相反或相对的词语包括:

1. 水平线:指事物的中间或平均水平。

2. 上限:指不可逾越的最高限度。

托底是一个用于形容提供底线保障的词语,旨在确保人们基本需要的得到满足。它的拆分部首为手和广,有9个笔画。来源于中国北方方言,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在繁体字中写作「托底」。古时候汉字写法中没有出现托底,因为它是一个现代用语。一些和托底相关的词语包括救济金、底线和基本生活保障。与托底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有水平线和上限。

别人正在浏览...

矮子看戏白傅班历便捷不名一文部伍苍润残坏创瘢道帽达思打网顶指蠹劳恩同再生福衢寿车赶明儿告养广霞贯一还精寒寠合聚闳壮黄幔欢浃灰哑火耕水耨节降旌善惩恶进境狙狡开统老兄零工楼市马赀腼慙旁流媥姺窃咲铨廷生活涉月适意斯模大样駷跃俗父苏门四学士摊饭畋猎添妆提省妥视途众香室乡约襳褵献璞斜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