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旌善惩恶的意思、旌善惩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旌善惩恶的解释

表彰好人好事,惩办恶人恶事。

【出处】

《旧唐书·萧复传》:“陛下自返宫阙,勋臣已蒙官爵,唯旌善惩恶,未有区分。”

【事例】

呜呼,旌善惩恶,申公匪私,生者享爵禄之荣,死者沐恩光之贲。 ★明·王士桢《鸣凤记·封赠忠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旌善惩恶”是汉语中的四字成语,其核心含义为表彰善行、惩戒恶行,体现了社会道德评判与价值引导的双重功能。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如下:

一、词义溯源

“旌”原指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帜,引申为表彰、显扬,《说文解字》释“旌”为“所以精进士卒”,后演变为对德行的公开褒奖;“惩”意为警戒、处罚,《广雅》中注“惩,责也”,强调通过惩戒遏制恶行。二者结合形成对善恶行为的系统性社会反馈机制。

二、结构解析

该成语由动宾结构并列组成:“旌善”与“惩恶”互为补充,前者通过褒奖树立道德典范(如《现代汉语词典》例举“旌表孝义”),后者借助法律或舆论约束恶行(如《汉语大词典》释“惩恶”为“惩治邪恶”),共同构建完整的道德治理体系。

三、社会应用

古代官府常通过立牌坊、赐匾额等方式“旌善”,如《宋史》记载对忠孝节义者的表彰;现代社会中,“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属其延续。而“惩恶”则体现在司法审判与失信惩戒制度中,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

四、权威文献佐证

《汉语大词典》明确收录该词条,释义为“表彰好人好事,惩办恶人恶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列为推荐词形,标注属书面语体,适用于政策法规及社科论述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

“旌善惩恶”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īng shàn chéng è,主要用于表达对善行的表彰和对恶行的惩治。以下为详细解释:


核心含义


出处与用法

  1. 典故来源:
    最早见于明代戏曲《鸣凤记·封赠忠臣》:“呜呼,旌善惩恶,申公匪私,生者享爵禄之荣,死者沐恩光之贲。”。

  2. 语法与词性:

    • 词性:中性成语。
    • 用法:多作谓语、定语,用于描述社会治理或道德评判场景。
    • 结构:联合式(“旌善”与“惩恶”并列)。

补充说明


权威参考

别人正在浏览...

啀喍晻霭贬降逼醮閟器逼耸不偶操弦椽杙词穷寸长徂阴大得人心道岸吊抚跌跌蹡蹡都里笃艺恩赉風性浮伪公厠公廨馆娃还补憨状可掬借倩浄利韭萍絶壁阃奥乐山大佛聊城箭料丝六一泉卢胡埋匿眇身谬想天开耐辛苦爬罗蟠挐贫无立锥切齿痛心切命青篷骑鱼散宕三匡栏筲桶摄影者诗理仕女画视习食租衣税守愿素颜痰核外套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