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底的意思、托底的詳細解釋
托底的解釋
(1).墊底。謂襯托在下面。《紅樓夢》第九二回:“第一層是一個玻璃盒子,裡頭金托子,大紅縐綢托底,上放着一顆桂元大的珠子。”
(2).謂有底,有依托。 高雲覽 《小城春秋》第四七章:“聽到‘ 李悅 布置的’, 吳七 頓覺心裡托底,渾身都有了勁。”
詞語分解
- 托的解釋 托 ō 用手掌承着東西:兩手托着下巴。 陪襯,鋪墊:襯托。烘托。 承着器物的東西:托盤。 寄,暫放:托身;托迹(均指遁居深山寄身于世外,以逃避世事)。 請别人代辦:委托。拜托。囑托。 借故推委或躲閃:
- 底的解釋 底 ǐ 最下面的部分:底層。底座。底下(a.下面;b.以後)。海底。底肥。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根基,基礎,留作根據:刨根問底。底蘊。底稿。底版。 圖案的基層:白底藍花的瓶子。 何,什麼:底事傷
專業解析
"托底"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本義層面
指物理層面的底部支撐行為,《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定義"托底"為"用手或物體承托物品的底部",常見于裝卸易碎品時強調"托底搬運,避免底部懸空"。這種用法可追溯至明代《天工開物》中"瓷胚入窯,需雙人托底"的工藝記載。
二、引申義層面
現代漢語發展出抽象化含義,《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對事物最低限度的保障",例如社會保障體系中的"民生托底政策",強調政府為弱勢群體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該用法常見于政策文件,如2023年國務院工作報告中"完善社會救助托底機制"的表述。
三、應用場景
- 經濟領域:指市場調控中的風險防控機制,如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報告》提到的"建立系統性風險托底預案"。
- 社會關系:形容人際交往中的信任保障,《社會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用"情感托底"描述親密關系中的安全感構建。
- 工程技術:建築工程規範要求"地基托底承重需達設計标準的120%"(GB50007-2018《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
權威參考文獻: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6.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救助法[Z]. 2024-03-15.
網絡擴展解釋
“托底”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使用場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物理層面:指在物體下方放置支撐物,起到“墊底”或“襯托”作用。例如《紅樓夢》中提到的“大紅縐綢托底”,形容用綢布作為珠子的底層襯托。
- 抽象層面:表示“有依托、有保障”,如高雲覽在《小城春秋》中寫道“心裡托底”,形容内心有安全感。
2.汽車領域
- 具體現象:指車輛底盤在行駛中與地面或障礙物發生碰撞,常見于崎岖路面或越野場景。例如:“小心别托底”是司機對底盤保護的提醒。
3.金融與經濟
- 風險控制:在投資中,托底指設定最低保障機制,例如當金融産品價值跌破阈值時提供補償。
- 政策支持:如“財政托底”,表示政府通過財政手段為經濟或社會問題提供兜底保障。
4.成語延伸
- 社會救助:現代社會保障制度中的托底政策,為弱勢群體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 互助支持:成語“托底”引申為在困難時給予他人支持,如“美聯儲的托底性擔保”。
5.其他場景
- 烹饪用具:如鐵餅托底設計,通過篩眼狀結構使受熱均勻。
“托底”既可描述物理支撐,也可表達風險保障或心理依托,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如需更詳細例句或專業領域解析,可參考來源網頁(如查字典、滬江詞典等)。
别人正在浏覽...
百人抱佛腳徧聞别念碧檐不閑憯痛沖漢大舍帝畿頂點抵鵲風器奉義富強傅翼怪谲關請顧筆孤丁好人賤俘骥服鹽車稽禮機雲礦砂愧讓苦訓李錐蠻果麻雀命終南京濃縮排缵旁議偏恣砯砯跷趹騎鶴望揚州輕裝鼽荼拳套燃點沙缽刹刹沈殆身無長處四海升平溲溲天下太平龆齓通穴塗林屯艱托福歪八豎八文筆象喙狎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