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屯收的意思、屯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屯收的解释

屯田的收益。《新唐书·百官志一》:“比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句会内外赋歛……及军资,械器、和糴、屯收所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屯收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古代农业经济、军事制度密切相关,主要包含以下两层释义:


一、基本释义

屯收(tún shōu)指古代屯田制度下的粮食收获或赋税征收。

“屯”指屯田(垦殖荒地),“收”指收获或征收。该词多用于描述官府组织军民开垦荒地后,对产出的粮食进行统一收割或征收的行为。例如:

“军士屯田,岁有屯收,以充军储。”(《明史·食货志》)


二、历史制度背景

  1. 屯田制的实施

    自汉代起,政府为缓解军粮供应压力,推行屯田制,组织士兵或流民垦荒耕种。收获的粮食称为“屯收”,部分上缴国库,部分留作当地军需。

    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赋税形态的延伸

    在魏晋南北朝及唐代,“屯收”逐渐演变为一种特殊的农业税赋形式,特指对屯田区产出的征收,区别于普通民田的“租庸调”。

    来源:《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著)

  3. 军事与经济双重属性

    明代卫所制度下,“屯收”直接关系边防稳定。如《明会典》载:“屯田籽粒,岁约屯收四百余万石,以供边饷。”

    来源:《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卷》(解放军出版社)


三、现代使用提示

现代汉语中,“屯收”已非常用词,多见于历史文献研究。需注意与“囤收”(囤积收取)区分,后者属误用。


四、文化典故

《盐铁论·园池》中“屯田戍边,岁收十倍”的记载,侧面反映了屯收对国家财政的贡献,成为历代边疆治理的重要经济支撑。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屯收”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屯田的收益,主要用于古代农业或军事相关的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字义分解

3.使用场景

4.文献例证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案例或不同朝代屯收制度,可参考《新唐书》等古籍或权威历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案剑宝泓本岛步趾超烘崇鼎春野大麓调门陔步隔距故畴桂殿衮黼国技佷用合生秽貉魂慴色沮嘉量监抄见道简炼矫士襟量僦费极性拘传军容客馔凉凉踽踽丽锦麟阁陵弱黎邑龙虎节骂人梅园明玕民族英雄目成幕燕木禺人黏皮着骨铺搭亲倚七属骚垒绳染沈流施疗守定数责死尸陶甓条戎瞳蒙玩耽相位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