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七、八月东北信风。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自 白沙 泝流而上,常待东北风,谓之信风。七月八月有上信,三月有鸟信,五月有麦信。”
季风或潮汛等随节候定时到来,谓之上信。 唐 张祜 《襄阳乐》诗:“大堤花月夜, 长江 春水流,东风正上信,春夜特来游。” 唐 陆龟蒙 《袭美以巨鱼之半见分因以酬谢》诗:“谁与春江上信鱼,可怜霜刃截来初。”
现代常用义:
指前一次寄出的信件,多用于书信往来中提及先前沟通内容。
例:“关于此事,我在上信中已详细说明。”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古义项:
呈递文书
古代指向上级或朝廷提交公文、奏章。
例:《宋史·职官志》:“凡上信,必由通进司递进。”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通“上申”
表“向上陈述”之意,多见于明清文献。
例:《明实录》:“官员上信民情,不可延误。”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上信”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文献和用法区分:
气象学概念(主流含义)
指七、八月的东北信风,常见于古代文献记载。如唐代李肇《唐国史补》提到:“七月八月有上信,三月有鸟信,五月有麦信”。此处的“信”指随季节规律出现的风或潮汛,具有周期性特征。
引申的现代用法(特定场景)
在部分现代解释中,“上信”被引申为“向上级呈递信件或文件”,强调对上级的请示或汇报。但这一用法未见于古籍,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扩展,需结合具体文本判断。
补充说明:
蚌螺保外执行倍上迸湿鼈臛炳燿碧鵶犀晨景充益臭气出言吐语赐额麤觕叨登點綴嫡裔顿开发见梵册飞晖封玺归理轨路过剩秏费黄罗画凭徽腔肩从齿序教养所棘端诘戎击革鸡骨支床亢礼辣浪滥骂留田流言荔枝蜜妙丽命禾珉瑶吽牙潜惊齐民糗餈葺屋弱子深巷税车鼠胶铜子儿荼白微弱卧榻之侧,岂容鼾睡雾岑无根霞辉小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