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ng rapturously] 尽兴歌唱
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清· 方苞《狱中杂记》
(1).沉湎于饮酒歌舞。《书·伊训》:“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孔 传:“乐酒曰酣,酣歌则废德。”
(2).尽兴高歌。《南史·萧恭传》:“岂如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也。” 唐 宋之问 《寒食还陆浑别业》诗:“野老不知 尧 舜 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宫恕堂》:“酣歌 燕 市中,醉草常濡髮。”
“酣歌”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酣”和“歌”两部分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的解释,“酣”本义指酒饮畅快,引申为尽情、畅达的状态;“歌”指歌唱行为。组合后“酣歌”表示尽兴而歌,形容情感饱满、毫无拘束的歌唱状态。
该词最早见于《尚书·伊训》“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描述商纣王纵情歌舞的荒淫场景(引自《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3年)。现代汉语中,“酣歌”多用于文学语境,如鲁迅在《故事新编·采薇》中写道:“酒过三巡,众人击节酣歌”,生动刻画了宴饮欢歌的场景(《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在词性分类上,“酣歌”属于动词,可作谓语或定语,常见搭配如“酣歌达旦”“纵酒酣歌”。其近义词包括“高歌”“放歌”,但语义强度更高,强调情感达到极致状态的歌唱行为(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
“酣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ān gē,其含义可以从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尽兴歌唱
指在情绪高涨时纵情高歌,多用于描述欢乐、畅快的场景。例如:清代方苞《狱中杂记》中“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即描绘了饮酒后尽情歌唱的情景。
沉湎于饮酒歌舞
此义带有一定贬义,指过度沉迷于享乐。《尚书·伊训》提到“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批评这种纵情声色的行为是“巫风”。
历史文献
近现代用法
清代唐孙华诗句“酣歌燕市中,醉草常濡发”,则展现了文人饮酒作乐、纵情高歌的生活状态。
“酣歌”既可表达积极的情感释放,也可暗含对过度享乐的批判,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典》 或《搜狗百科》 的详细释义。
阿婆白惨惨百衲琴帮岸班妾别部裁核策谋逞法怠慢殿帅迭宕斗格杜邮亭法定继承根须龟莼海水温度洪庥黄唐浇季藠头祭报姐妹核钜海克臂客情李飞将吏戎梨云梦乱业抡眉竖目緑翠木坡拿人儜儿牌九浅白恰恰切命起鼓起尽卿长取择穰穰人言可畏三豹声名鹊起神行收紧松烟他出泰然处之田浍筳卜网膜无足轻重宪宪晓行夜宿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