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碎的意思、刻碎的详细解释
刻碎的解释
苛刻繁琐。《晋书·刘隗传》:“诸刻碎之政,皆云 隗 协 所建。”
词语分解
- 刻的解释 刻 è 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刻。 时间: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
- 碎的解释 碎 ì 完整的东西破坏成零片或零块:碎裂。粉碎。粉身碎骨。 零星,不完整:碎屑。琐碎。碎琼。支离破碎。 说话唠叨:嘴碎。闲言碎语。 笔画数:; 部首:石;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刻碎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词语素与历史语用角度解析:
一、本义解析
二、引申用法
- 行为层面:指处事过分计较琐事,如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中"刻碎成性"形容迂腐文人拘泥小节。
- 艺术批评:在书画鉴赏中,指技法过于细密呆板,缺乏气韵(参考《中国美术辞典》对"匠气"的关联阐释)。
三、文化溯源
该词凝结中国古代"执中守和"的哲学观。《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即反对割裂整体的"刻碎"思维,强调宏观统摄(参考中华书局《论语译注》)。现代汉语中,其语义近于"吹毛求疵""锱铢必较",但更突出因苛求导致的碎片化状态。
权威参考文献
- 汉语本源:《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
- 用法例证:《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2册"刻"字条
- 哲学背景:《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北京大学出版社)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依据学术规范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信息,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进一步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刻碎"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苛刻繁琐,多用于形容政策、规定或行为过于严苛且细节繁杂。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解释:
1.基本释义
- 词义:指对人或事要求严苛且程序繁琐,缺乏灵活性。常用来描述政令、规章等过于细碎严酷的情况。
- 出处:最早见于《晋书·刘隗传》中的记载:"诸刻碎之政,皆云隗协所建",指当时施行的严苛政策。
2.字义拆解
- 刻:此处取“刻薄、严苛”之意,而非雕刻或时间单位。
- 碎:指零碎、繁琐,强调细节过多或缺乏整体性。
3.使用场景
- 历史文献:多用于描述古代严苛的政令,如《晋书》中批评刘隗推行的政策。
- 现代语境: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仍可形容过于复杂严苛的管理制度。
4.近义词扩展
- 苛细:严苛且琐碎。
- 繁苛:繁杂而苛刻。
- 严酷:侧重严厉无情,但未必包含“繁琐”含义。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晋书》相关章节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案几暗劲拜家庆壁龙冰消雾散乘物冲水葱楚大罗便丹籞邓沙忿斗忿懑蚨钱该通钢珠感喟沽美酒蝈氏横死眼轰应后婚儿歡举晦塞活水进职鶌鸠开箱倒笼刻挚旷敞旷达不羁款悉宽展朗格鍊真履义莽浪明世秘隐殁身木椁墓南柯记鹏鳣贫雇农轻侧宂脞三尺喙烧路头砂鼠伸长赦图夙夜匪懈探竿影草堂户题外同日而论蜕化变质望国无事生非嚣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