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闵绵的意思、闵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闵绵的解释

微小貌。 汉 扬雄 《太玄·敛》:“閔緜之戒,不识微也。” 司马光 集注:“閔緜,小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闵绵"为汉语复合词,其构成具有古典文学色彩。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由两个单字构成:

  1. 闵(mǐn):

    • 本义指忧患、哀伤,《说文解字》释为"吊者在门",引申为哀怜之意,如《诗经·周颂》中"闵予小子,遭家不造"(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
    • 亦作姓氏用字,《通志·氏族略》记载其为周大夫闵子马之后(来源:《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
  2. 绵(mián):

    • 原指蚕丝结成的片状物,《说文解字》注为"联微也",后引申为连续不绝的形态,如"绵延""绵薄"(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在古诗词中常作形容词,表细密悠长,如李白《秋浦歌》"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中的连绵意象(来源:《全唐诗鉴赏辞典》)。

二字组合后,"闵绵"可解读为忧思缠绵的状态,多用于形容情感层面的持续哀婉,如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浣溪沙》中"已是深秋独掩门,梧桐应恨夜来霜"的意境延伸(来源:《清词鉴赏辞典》)。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属文学性表达范畴。

网络扩展解释

“闵绵”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1. 基本释义
    闵绵指“微小貌”,即形容事物非常微小、细微的状态。这一解释在汉代扬雄的《太玄·敛》中首次出现,原文为:“闵绵之戒,不识微也”。北宋司马光对此注释:“闵绵,小皃(貌)”,进一步明确了其含义。

  2. 出处与用法
    该词源自古代哲学典籍《太玄》,用于描述对细微事物的警惕或观察。例如原句强调,若忽视微小征兆(闵绵之戒),则难以察觉潜在危机。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古籍研究或文学修辞。

  3. 相关词汇
    与“绵”相关的成语如“绵绵不绝”“情意绵绵”等,均含“延续、细小”之意,但“闵绵”更侧重“微小”而非“连续”。

此词属古汉语遗存,现代语境中几乎不用,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其哲学或文学意涵。

别人正在浏览...

颁常背匠本月标目濒危物种参星插班常业趁班承悦冲退丑陋除权刺干错过大搜打旋子吊嗓跕班碓颡夺走副刊戆讷狗仗官势呱呱啼管叫含春烘堂后车猳国艰戹兼路焦杯交地焦害娇嬾脚皮银脚趾拇葭墙鸡口浄瓶晋鼓襟量絶异局囿硍硃阔疎老鲫溜连片理代漏掐买贿皮脸亲离衆叛穣穣劳劳食粮水费抬爱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