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land tax; taxes on farm lands]∶旧时田赋征收的银钱和粮食,也泛指税收
(2) [tax collector]∶旧时指专司会计、钱粮的小吏
(1).钱财和粮食。《水浒传》第四四回:“令 穆春 、 朱富 管收山寨钱粮。”
(2).指田赋。旧时田赋,或征收粟帛,或折征银钱,或二者并征,因称。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六:“ 陈恕 为三司使, 真宗 命具中外钱粮大数以闻, 恕 诺而不进。”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上:“今之言赋必曰钱粮。夫钱,钱也;粮,粮也。” ********* 《民生主义》第一讲:“从前的旧税法,只是钱粮和关税两种。”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一章:“大案至此,并未了结,因为那四十亩地的‘钱粮’还没有个着落。”
(3).泛指租税。《红楼梦》第五六回:“那片竹子单交给我,一年工夫,明年又是一片,除了家里吃的笋,一年还可交些钱粮。”
(4).指薪水。 曹禺 《雷雨》第一幕:“反正这孩子混蛋,吃6*人家的钱粮,就得受人家的管。” 老舍 《茶馆》第一幕:“姓 谭 的,还有那个 康有为 ,不是说叫旗兵不关钱粮,去自谋生计吗?”
(5).迷信用品。指冥钱。《红楼梦》第八十回:“吉时已到,请 宝玉 出去奠酒,焚化钱粮,散福。”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钱粮汉语 快速查询。
“钱粮”是一个多义词,主要含义与古代赋税制度相关,并在不同语境下有扩展用法。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旧时田赋征收的银钱和粮食,也泛指税收。自唐代实行“两税法”后,田赋开始钱粮并征,逐渐形成这一统称。例如唐德宗时期改革税制,将实物税(粟帛)改为钱粮混合征收,此后“钱粮”成为田赋的代称。
历史演变与扩展含义
方言与文学中的特殊用法
在山东部分地区,“烧钱粮”指折叠黄纸祭拜亡灵,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古典文学如《三国演义》第六回提到“钱粮缺少”,则直接反映其作为财政资源的核心地位。
钱粮一词从具体税赋发展为广义的财政概念,兼具历史制度、社会职能和文化符号的多重意义。
钱粮是一个常用词汇,既包含了物质财富的概念,又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粮食。这个词汇在古代社会尤为重要,在经济生活和军事行动中都起到关键作用。
钱粮一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是:
- 钅:表示金属财富,也是典型的部首,由10划构成。
- 米:表示粮食作物,也是部首之一,由6划构成。
钱粮这个词来源非常久远。作为衡量财富的工具,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贝币,而粮食作为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从人类文明起源就有了。因此,将两者合称为钱粮,也是源自古人对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认知和重视。
在繁体字中,钱粮的写法保持不变,都是「錢糧」。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稍有不同。钱在古代常以「錢」或「鈐」字来写,粮食则以「糧」或「粮」字来写。这些古代写法在现代已不常使用,但仍可见于一些文献或古籍中。
以下是一些关于钱粮的例句:
1. 农民需要足够的钱粮来维持生计。
2. 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需要有稳定的钱粮来源。
3. 军队在战争中必须确保充足的钱粮供应。
除了钱粮外,还有一些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 组词:农田、财富、金银、衣食住行等。
- 近义词:财物、货币、粮食等。
- 反义词:贫穷、饥荒、债务等。
巴格达白凤白无常陂曲本货冁然而笑带刺跌来碰去对比色顿废儿啼帖发酵酒霏雾赶街合鬟赫戏核资红袄军环论虎门条约匠石运金简劳骄马贾衅精打细算晶帘开嚬纩絮喇者冷水烫猪林巘临质乱儿鸾鉴虏尘郿绦鸟喙凝玩拍发排子车偏激全歼软梏软技术砂俘摄收蛇头鼠眼摄陷水汽素友胎养踏猪车跳丸同质唾盂纹丝仙球孝服夏种协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