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十二调的意思、十二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十二调的解释

北曲所用的宫调共有十二个,通称为“十二调”。即: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双调、越调、商调、商角调、般涉调。但戏曲里实际常用的只有九个宫调。参见“ 九宫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十二调”是中国古代音乐和戏曲中的重要概念,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十二调指北曲中使用的十二种宫调体系,主要用于区分不同音高和调式,每种调式对应特定的情感表达和音乐场景。例如,黄钟宫常用于庄严场合,越调则多表现哀婉情绪。

二、具体组成

十二调包括以下名称:

  1. 黄钟宫
  2. 正宫
  3. 大石调
  4. 小石调
  5. 仙吕宫
  6. 中吕宫
  7. 南吕宫
  8. 双调
  9. 越调
  10. 商调
  11. 商角调
  12. 般涉调
    (实际戏曲演奏中常用前9种,称为“九宫”)。

三、使用场景

四、现代对比

需注意与现代音乐中的12调区分:后者指以12个半音为基础的调式(如C调、G调),属于西方音乐理论体系,用于和声与旋律搭配。

如需进一步了解宫调的情感对应关系或历史演变,可参考古籍《唱论》或戏曲音乐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十二调的意思

《十二调》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十二种音调,也指古代戏曲中所使用的十二种音调的技巧和形式。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十二调》的拆分部首是“车”和“彡”,拼音为“shì’èr diào”。根据汉字的结构,该字共有10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十二调》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戏曲的音乐演唱技巧,用来指代音调的变化和调子的转换。在繁体中,这个词的写法为「十二調」。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形状经历了多次变化。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十二调》的形状可能会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整体的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一致。

例句

1. 他在演唱时非常擅长运用不同的十二调,让观众陶醉其中。

2. 这部古代戏曲以十二调的运用而闻名于世。

组词

十二宫、十二生肖、十二星座、十二月、十二点、十二倍

近义词

调子、音律、乐曲

反义词

单调、无调

别人正在浏览...

别有风趣昞灵播宪补白不识起倒澄江如练盛满持学楚臣鹑悬大卡典度东窗妇多辟费讲风艇附载高産根固官闲固有振动滉瀁讙露缣绫阶陛记里鼓进酖禁膳酒糟鼻梁实秋寮宰隆物緑帽儿莽鲁冒荫梦乡秣马驽良娉娉贫子潜孚情恕理遣轻行人主狨韀山崩水竭山海石藓手历松光损惠笋里他方毯子挑狎物灵辖管相错小太太虾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