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诰策的意思、诰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诰策的解释

诰令策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逮 明帝 秉哲,雅好文会,升储御极,孳孳讲艺,练情於誥策,振采於辞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诰策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两种官方文书形式的合称,分别承载着不同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内涵。

一、单字训诂 "诰"字在《汉语大词典》中被释为"帝王对臣子的命令或训诫",《说文解字》载其本义为"告也",特指上对下的正式宣告。在《尚书·周书》中收录有《大诰》《康诰》等篇目,印证其作为王命文书的原始功能。

"策"字在《古代文书制度研究》中解释为:初指编连成册的竹简,后演变为记录重大政令的载体。汉代蔡邕《独断》记载"策者,简也",具体分为"哀策"与"赐策",前者用于祭祀,后者用于封赠诸侯。

二、组合释义 诰策连用始见于《文心雕龙·诏策》:"汉初定仪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敕戒州部,诏诰百官,制施赦命,策封王侯。"其中:

三、历史流变 据故宫博物院藏明清档案显示,诰命文书至明清时期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以清代为例:

  1. 五品以上官员授"诰命"
  2. 六品以下授"敕命"
  3. 皇室册封专用金册玉牒

四、文献例证 《宋史·职官志》记载:"凡文臣赠官至一品,母妻封赠至郡夫人,则给诰。"明代《大明会典》详述了诰轴用织锦云鹤纹样、策书用洒金笺等制作规范。

(本文释义参考自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中华书局《古代文书制度研究》、国家图书馆藏《唐六典》等权威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

“诰策”是古代中国官方文书的合称,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诰策”由“诰”和“策”两字组成:

合称“诰策”即君主颁布的法令、诏书或政策文件,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用于规范国家制度或重大事务。


历史背景与文献出处


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文心雕龙》或《尚书》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暗麝班彩卑劣边邮並行不悖不必常枲长游诚力吃不住戳背脊矗入蝶裙丁令威对牀夜语分非丰功伟业馆置固定工蒿露奬赞精美敬诎绝世佳人俊流愒息快活汤宽制琅华鹿女论语门塾门下妙算冥顽不化磨晻耐何杻镣沛厉潜伺谦尊翘袖侵薄穷嘴上爬升眺霜糖数黑论黄斯缠竦擢睟穆缩首卷舌胎甲贪垢讨原挑肥拣瘦完签伟业文浇文诌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