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身意的意思、身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身意的解释

(1).自身的意愿、志向。《列子·杨朱》:“慎耳目之观听,惜身意之是非。”《文选·袁淑<效曹子建乐府白马篇>》:“但营身意遂,岂校耳目前。” 吕向 注:“校,见也。言但行我身意,得成己志,岂见目前荣望。”

(2).指身与心。 唐 元结 《思太古》诗:“所欢同鸟兽,身意復何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身意"是汉语中蕴含哲学思辨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字源本义 "身"在甲骨文象形人体躯干,《说文解字》释为"躬也",指具体肉体存在;"意"从心音会意,《尔雅》训为"志也",表心理活动。二字组合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形与神俱"的医理阐述。

二、概念分层

  1. 生理层面:指身体感知与本能反应,如《礼记·大学》"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的体感影响
  2. 心理层面:含意志与情感的双向互动,王阳明《传习录》强调"身意交感"的知行关系
  3. 哲学层面:佛教《成唯识论》将"身意"归为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复合现象

三、应用范畴 现代《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项时,特别注明其在禅修实践中的特殊含义,指通过调节身体姿势达到心意专注的状态,此释义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语词通释》。当代认知科学领域常借用该词表述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论。

网络扩展解释

“身意”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自身的意愿或志向
    该释义最早见于《列子·杨朱》:“慎耳目之观听,惜身意之是非”,强调个人对自我意志的重视。在《文选·袁淑<效曹子建乐府白马篇>》中,“但营身意遂”一句通过吕向的注解,进一步将“身意”与实现个人志向关联。

  2. 身体与心灵的整体
    唐代元结在《思太古》中写道:“所欢同鸟兽,身意復何拘”,此处的“身意”融合了身体感知与精神体验,体现出身心合一的概念。


补充说明:
“身”字单独使用时,原指人/动物的躯体(如《说文解字》中“身,躬也”),后引申为生命本体(如“奋不顾身”)、自我修养(如“修身”)等。而“身意”的复合用法更侧重主观意识与内在精神的结合。

别人正在浏览...

哔剥不死庭杈儿搀和成约椎杀楚炬毳殿貂襜丁夫第行蹲鹗藩王返祖现象非驳瀵沸丰靘夫粟公荒恭簐弓广成还年驻色环扣缓期家降笺纸击冲戒施噤口矜束尽下开涮闶闳楞磕磕灵会流说騄骥美如冠玉命讨玟砧拿给内外孙凭熊谱列朴茂抢地呼天岐黄妻梅子鹤如鱼离水世胶受窭傥莽天怀通博媦壻为意文弛武玩相俪橡实夕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