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身意的意思、身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身意的解釋

(1).自身的意願、志向。《列子·楊朱》:“慎耳目之觀聽,惜身意之是非。”《文選·袁淑<效曹子建樂府白馬篇>》:“但營身意遂,豈校耳目前。” 呂向 注:“校,見也。言但行我身意,得成己志,豈見目前榮望。”

(2).指身與心。 唐 元結 《思太古》詩:“所歡同鳥獸,身意復何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身意”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自身的意願或志向
    該釋義最早見于《列子·楊朱》:“慎耳目之觀聽,惜身意之是非”,強調個人對自我意志的重視。在《文選·袁淑<效曹子建樂府白馬篇>》中,“但營身意遂”一句通過呂向的注解,進一步将“身意”與實現個人志向關聯。

  2. 身體與心靈的整體
    唐代元結在《思太古》中寫道:“所歡同鳥獸,身意復何拘”,此處的“身意”融合了身體感知與精神體驗,體現出身心合一的概念。


補充說明:
“身”字單獨使用時,原指人/動物的軀體(如《說文解字》中“身,躬也”),後引申為生命本體(如“奮不顧身”)、自我修養(如“修身”)等。而“身意”的複合用法更側重主觀意識與内在精神的結合。

網絡擴展解釋二

身意

《身意》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由兩個部分組成:身和意。身的部首是身字旁(自),意的部首是心字底(心)。

筆畫

身意的總筆畫數是11畫。身字的筆畫數為7畫,意字的筆畫數為6畫。

來源

《身意》一詞源于佛教詞彙,是禅宗修行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指的是通過身體的動作與意念的凝聚,達到修行境界和内心平靜的一種狀态。

繁體

《身意》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身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身和意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身字的古代寫法為「⿰身自」,意字的古代寫法為「⿱⿻尢勹心」。

例句

1. 修行者需要用身意相應地行動。
2. 在冥想中,我們可以通過身意的統一來獲得内心平靜。

組詞

1. 身心:指身體和心靈的整體。
2. 意義:指某事物所攜帶的含義或價值。
3. 身體:指人的肉體部分。

近義詞

1. 體驗:指通過親身經曆來感知和領悟。
2. 體悟:指通過深刻的思考和體驗來理解和領悟。

反義詞

1. 虛妄:指沒有實際依據或基礎的。
2. 腐朽:指不新鮮、不健康或不合時宜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