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了;收场。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你休那里信口诌……则管里无了收。” 元 杨梓 《霍光鬼谏》第三折:“您则是男儿得志秋,我早则归地府,葬荒丘,是一箇了收。”
“了收”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了收”意为“完了;收场”,指事情结束或局面终止。例如元代戏曲中常用此词表示事件的终结,如《马陵道》第二折:“则管里无了收”,指事情无法收场。
文学出处:最早见于元代戏曲作品:
历史渊源:据考,古代官员处理完案件后会在文书标注“了收”,表示已结案无需再追究。
“了收”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书面语或特定语境(如仿古表达),日常交流中更常用“结束”“完结”等替代词。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古籍用例或近义词辨析,可参考《汉典》及戏曲文献资料。
《了收》是一个常见的成语,表示事情已经结束或完成。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件事情的圆满落幕,或者描述一个人的工作、任务完成了。
《了收》包含了两个汉字,第一个字“了”是由“亅”和“乂”两个部首组成,它共有二笔;第二个字“收”由“丂”和“攵”两个部首组成,它共有六笔。
《了收》这个成语源自《庄子·知北游》,原句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搏击于天地之间,其若何其彰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然于胸》此言也。”在这里,“了然于胸”指的是在探索和思考后获得明确的理解和认识。
繁体字“了”和“收”与简体字相仿,只有一些书写形式上的差别。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因为历史和地域的变迁而有所不同。而《了收》这个成语在古代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在篆书、隶书和楷书中,字形基本保持一致。
1. 他经过了一番努力,终于把这个项目给了收。
2. 会议圆满结束,大家为这次会议的了收感到满意。
3. 他们将会车装满后,开始了长途旅行,希望一切都顺顺利利地了收。
组词:了结、了却、了解
近义词:完成、结束、完结
反义词:开始、未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