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省札的意思、省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省札的解释

同“省劄”。古代中枢各省的文书。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六:“其登科时年甚少,復中法科,继闻以法科进者不大拜,悔之,不受省札。”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省札既下, 吴农丞 辨析状云:‘ 革 弟 蒙 ,分符罔功,以病丐祠。增秩改麾,既被缴驳,圣恩宽大,遂畀祠廪。’”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省札”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省札(拼音:shěng zhá)指古代中枢各省(如尚书省、中书省等)发布的官方文书。其作用类似于朝廷的行政指令,用于传达政令或处理政务。

二、结构与引证

  1. 词源与异体
    “省札”也写作“省劄”,二者同义,“劄”为“札”的异体字,均指公文。

  2. 历史用例

    • 宋代文献中常见相关记载,例如《齐东野语》提到“省札既下”,描述朝廷通过省札下达命令的过程;
    • 《独醒杂志》记载官员因职位调动“不受省札”,反映其权威性。

三、应用范畴

省札主要用于中央机构对地方或官员的行政指令,涵盖官员任免、政令颁布等事务。例如宋代“吴农丞”通过省札申诉职位纠纷,体现其在官僚体系中的纽带作用。

四、相关词语

与“省札”相关的词汇包括“省劄”“札札”“密札”等,多与古代公文类型或书写形式相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宋代笔记《齐东野语》《独醒杂志》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省札的意思

《省札》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省略、删减”。

拆分部首和笔画

《省札》的部首是“缶”,总笔画数为6。

来源和繁体

《省札》源自《尚书·虞书·九辨》篇:“君业既康,以七千里之地,四十有六国服事朕。今既共尊哉!乃其竟怠以后之,则必由《省札》。”其中“省札”意为“削减条文、减少任务”。繁体字为「省劄」。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没有具体的《省札》字形描述。根据古籍文字的研究和演变,可以参考近似的写法。

例句

1. 在撰写报告时,要学会运用《省札》,言简意赅地表达观点。

2. 为了提高效率,工作中常常需要对繁琐流程进行《省札》。

组词

组词方面,可以根据《省札》的意思进行词语组合,如:“省札文字、省札论述、省札技巧”等。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简减、缩减、精简。

反义词:增加、扩充、添麻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