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省劄的意思、省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省劄的解釋

同“省劄”。古代中樞各省的文書。 宋 曾敏行 《獨醒雜志》卷六:“其登科時年甚少,復中法科,繼聞以法科進者不大拜,悔之,不受省劄。”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趙伯美》:“省劄既下, 吳農丞 辨析狀雲:‘ 革 弟 蒙 ,分符罔功,以病丐祠。增秩改麾,既被繳駁,聖恩寬大,遂畀祠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省劄”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省劄(拼音:shěng zhá)指古代中樞各省(如尚書省、中書省等)發布的官方文書。其作用類似于朝廷的行政指令,用于傳達政令或處理政務。

二、結構與引證

  1. 詞源與異體
    “省劄”也寫作“省劄”,二者同義,“劄”為“劄”的異體字,均指公文。

  2. 曆史用例

    • 宋代文獻中常見相關記載,例如《齊東野語》提到“省劄既下”,描述朝廷通過省劄下達命令的過程;
    • 《獨醒雜志》記載官員因職位調動“不受省劄”,反映其權威性。

三、應用範疇

省劄主要用于中央機構對地方或官員的行政指令,涵蓋官員任免、政令頒布等事務。例如宋代“吳農丞”通過省劄申訴職位糾紛,體現其在官僚體系中的紐帶作用。

四、相關詞語

與“省劄”相關的詞彙包括“省劄”“劄劄”“密劄”等,多與古代公文類型或書寫形式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宋代筆記《齊東野語》《獨醒雜志》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省劄的意思

《省劄》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省略、删減”。

拆分部首和筆畫

《省劄》的部首是“缶”,總筆畫數為6。

來源和繁體

《省劄》源自《尚書·虞書·九辨》篇:“君業既康,以七千裡之地,四十有六國服事朕。今既共尊哉!乃其竟怠以後之,則必由《省劄》。”其中“省劄”意為“削減條文、減少任務”。繁體字為「省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沒有具體的《省劄》字形描述。根據古籍文字的研究和演變,可以參考近似的寫法。

例句

1. 在撰寫報告時,要學會運用《省劄》,言簡意赅地表達觀點。

2. 為了提高效率,工作中常常需要對繁瑣流程進行《省劄》。

組詞

組詞方面,可以根據《省劄》的意思進行詞語組合,如:“省劄文字、省劄論述、省劄技巧”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簡減、縮減、精簡。

反義詞:增加、擴充、添麻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