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沈汩的意思、沈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沈汩的解释

(1).淹没。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武员唐突河神》:“而其所驻之河滨草屋十餘间,皆被水捲去,沉汩无餘矣!”

(2).沉沦。 梁启超 《新民说·论私德二》:“若根性薄弱者,几何不随流而沉汩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沈汩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需拆解单字释义并结合文献用例分析其含义:

一、单字释义

  1. 沈(chén)

    通“沉”,意为没入水中。《说文解字》释:“沈,陵上滈水也。从水冘声。”引申为沉没、埋没。如《史记·屈原列传》“抱石自投汨罗以死”中“沉”即表此义。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汩(gǔ)

    本义指急流或水流声。《说文解字》:“汩,治水也。从水曰声。”段玉裁注:“治水,理水也。”后引申为扰乱、湮没。如《楚辞·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王逸注:“汩,去貌,疾若水流也”。

    来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复合词“沈汩”的语义

“沈汩”属同义复词,强调沉没、湮灭的状态:

三、引申与比喻义

在文学语境中,“沈汩”可喻指:

  1. 理想或才华被埋没:如李白《行路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暗含抱负“沈汩”之叹。
  2. 心神受扰而迷乱:如《庄子·达生》“其神无郤”,郭象注“神全者不汩于外”,反衬“汩”对心神的侵扰。

    来源: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

四、学术考辨

需注意“沈汩”与“沉郁”(如杜甫诗风)、“汩没”(韩愈《答李翊书》“汩没于时文”)等近义词的差异:


参考文献原文链接(附供核查):

  1. 《说文解字》水部“沈”字条:http://www.guoxuedashi.com/kangxi/pic.php?f=swjz&p=1026
  2. 《说文解字注》“汩”字注:http://www.guoxuedashi.com/kangxi/pic.php?f=swjzzs&p=345
  3.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ae0b0a1b07d6.aspx
  4. 《庄子·达生》郭象注:https://ctext.org/zhuangzi/da-sheng/zh
  5. 王力《古代汉语》词义辨析章节:http://www.cp.com.cn/book/7-100-01525-3_99.html

网络扩展解释

“沈汩”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淹没
    指事物被水覆盖或冲毁。例如清代薛福成在《庸盦笔记》中描述:“河滨草屋十餘间,皆被水捲去,沉汩无餘矣!”
    注:此义项多见于古籍,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2. 沉沦
    比喻人或事物陷入困境、堕落。如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到:“若根性薄弱者,几何不随流而沉汩也。”

二、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资料(如查字典)将“沈汩”解释为“平静、安详”,但这一说法与主流古籍记载存在差异。可能因字形或发音相近导致的混淆,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三、字词结构

四、使用建议

该词多见于文言文或学术讨论,日常交流中建议优先使用现代汉语词汇(如“淹没”“沉沦”)替代。若需引用古籍,需注意上下文语境。

提示:不同来源对“沈汩”的解释存在分歧,建议优先参考权威词典或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滚宝诀卑微编者按拨火残碑蟾影筹备畜物刺痛叨飻得理雕藻独胆英雄敦行愕愕蕃兵方厚方外士番蒜飞灾風範服臧高迹根指数锅庄孤平喉塞音火环吉驾跻陵警跸诳燿朗朗脆脆烂汗老哥哥鳞集黎庶涂炭鸬鹚句当箩篼罗马率遵买闲钱梅妻鹤子母君赔贴碰瓷骈填萍虀青海骢敺世勝覽舒布嘶涩损兵折将溏心蹄踏下交相副歇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