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饕餮。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比喻贪婪凶恶的人。《淮南子·原道训》“三苗” 汉 高诱 注:“ 尧 时所放 浑敦 、 穷奇 、 叨飻 之等。”按, 帝鸿氏 、 少皞氏 之子,凶顽邪6*恶,人称之“浑敦”、“穷奇”; 缙云氏 之子,贪得无厌,人称之“饕餮”。三人均为 尧 所流放。参阅《左传·文公十八年》。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叨飻汉语 快速查询。
“叨飻”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该词最早见于《左传·文公十八年》中提到的“饕餮”,后演变为“叨飻”的写法,可能与古代方言或文献传抄差异有关。例如,《淮南子》将其与“浑敦”“穷奇”并列,共同象征凶顽邪恶之人。
目前“叨飻”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学术讨论中,常作为“饕餮”的异体形式被提及。例如:
《书·多方》有载:“有夏之民叨懫,日钦劓割夏邑。”(注:此处“叨懫”与“叨飻”意义相近,均指贪婪暴戾。)
叨飻(dāo tiē)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为dāo tiē,意思是叨扰、唠叨。
解构部首和笔画:叨字的主要部首是口,笔画数为5;飻字的主要部首是风,笔画数为10。
来源:叨飻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语,源于古代汉字,并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
繁体:叨飻这个词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叨飷。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在古代汉语中,叨字的写法为口+刀,飻字的写法为刂+方+4个点。
例句:她老是叨飻我不算她的朋友。
组词:唠叨、叨念、叨唠。
近义词:罗嗦、啰嗦。
反义词:沉默、寡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