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敦行的意思、敦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敦行的解释

笃行。《逸周书·小明武》:“敦行王法,济用金鼓。” 明 归有光 《平和李氏家规序》:“君从 晋江 蔡介夫 先生受学,敦行古道。”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种德》:“﹝ 张映葵 ﹞好学能文,敦行不怠。”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敦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ūn xíng,其含义可从以下多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字义分解

    • 敦:意为“敦促”“勉励”,也指厚道、诚恳。
    • 行:指行动、实践,或指品德行为。
      合起来即为“勉力践行”,强调知行合一。
  2. 核心含义
    指通过实际行动践行道德准则,体现为脚踏实地、勤勉务实的作风,反对空谈。


二、出处与引申

  1. 古籍溯源
    源自《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意为君子应广博学识、谦逊待人,并勉力行善。
    另见《逸周书·小明武》等典籍,如“敦行王法”,表示践行国家法度。

  2. 深层内涵

    • 道德践履:强调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注重品德修养与实践的统一。
    • 务实精神:与“坐而论道”相对,倡导实干而非空谈。

三、应用场景

  1. 个人修养
    用于形容人品行端正、言行一致,如“敦行不怠”(《履园丛话》)。
  2. 教育激励
    常作为校训或格言,如“敦行致远”,鼓励踏实行动以达成长远目标。
  3. 姓名寓意
    作为名字时,象征诚恳、坚韧,寓意勤勉持家与事业有成。

四、相关成语

“敦行”既是对行动的倡导,也是对品德的追求,融合了儒家“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敦行(dūn xíng)是一个常用的汉字词语,意思是恭敬举止、行为端正。它的拆分部首是彳(chì)和行(xíng),彳表示“步行”,行表示“走、行走”。敦行的笔画共有10画。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由古代的士人引用文献上的美德来形容称赞别人的行为。 在繁体字中,敦行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根据现代的字书记载,敦行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写法相同。 以下是敦行的例句: 1. 他平日里敦行礼节,深受大家的尊敬。 2. 做人要懂得敦行,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 敦行可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敦实(dūn shí)、敦厚(dūn hòu)等等。 在近义词方面,敦行的意思接近于恭敬、谨慎、庄重。 而反义词方面,敦行的意思与粗鲁、轻浮、不端正相对。 希望以上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