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省阁的意思、省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省阁的解释

亦作“ 省閤 ”。 1.宫门。《后汉书·献帝纪》:“帝疑赋卹有虚,乃亲於御坐前量试作糜,乃知非实,使侍中 刘艾 出让有司。於是尚书令以下皆诣省阁谢,奏收 侯汶 考实。” 王先谦 集解引 刘攽 曰:“阁,当作閤。閤,门也。”《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其后诸王入宫,輒以輦迎,至省閤乃下。”

(2).指中枢机构。《后汉书·杨赐传》:“ 赐 被召会议诣省閤,切諫忤旨,因以寇贼免。” 唐 王维 《责躬荐弟表》:“陛下矜其愚弱,託病被囚,不赐疵瑕,累迁省阁。” 清 姚鼐 《题吴竹桥湖田书屋图》诗:“昔君辞省阁,余亦卧江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省阁是汉语历史词汇,原指中央官署机构或高级官员的办公场所,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释义

    "省阁"由"省"与"阁"复合构成。"省"指古代中央行政机构,如尚书省、中书省;"阁"原指楼阁建筑,引申为官署衙门的代称。《汉语大词典》定义其为"中央官署"或"高官处理政务之处"(来源:《汉语大词典》)。

  2. 词源分解

    • 省:始见于汉代"尚书台",魏晋后发展为"三省制"核心,唐代确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结构。
    • 阁:汉代宫廷藏书处称"天禄阁",后演变为官员议事场所,如唐代"弘文馆"亦称"文阁"(来源:《辞源》修订本)。
  3. 历史演变

    汉代文献如《后汉书》已有"省阁"连用,指尚书台官员办公处。至唐宋时期,词义扩展为中央机构代称,如《新唐书》载"省阁重臣,当以德举"。明清后随着"内阁制"兴起,词义逐渐被"内阁"取代。

  4. 文学引用

    唐代诗人白居易《赠江州李十使君》中"省阁沉沉无俗声",即用"省阁"暗喻远离尘嚣的高雅政务环境,体现其文化意象(来源:《全唐诗》中华书局版)。

此词现代已罕用,多见于历史文献研究,其构词法反映中国古代官制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

网络扩展解释

“省阁”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以下是综合高权威性来源的详细分析:

一、基本含义

  1. 宫门
    指古代皇宫或官署的门户。例如《后汉书》记载“尚书令以下皆诣省阁谢”,此处“省阁”即指宫门。

  2. 中枢机构
    代指中央行政机构,如唐代王维《责躬荐弟表》中“累迁省阁”,即指官员晋升至中央要职。


二、其他解释(需谨慎参考)

部分现代词典(如)提出“省阁”为成语,解释为“官员保持清廉自律”,其中:


三、使用示例


四、总结

“省阁”在古籍中多指宫门或中央行政机构,而现代部分词典扩展了其含义。建议在解读时优先参考历史文献语境,若涉及“廉洁”相关释义,需进一步考证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罢免犇骛鼻孔擘牋采搏舱面肠穿孔车封传帮带刺剑丛芜大猷觝距断袖癖度过佛地膏肪广利王瓜犀瑰丽瑰卓含风鲊航向荷镫盍簪祸福同门嘐嘎咭叮结语郡閤开济孔周雷火离搂碌碌无闻鲈乡亭明婳宁野剖别破磔清种乞养软步身板生盐势力鬼势样收理私产耸诚田袍桐圭脱臼鼍鸣魏草维檝无计奈何仙伯亵黩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