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身分证的意思、身分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身分证的解释

[passport;certificate of identification] 在一个国家居住或在该国内旅行的人携带的为该国法律所要求的身分证明文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身份证(规范用词为“身份证”)是由国家法定机关颁发、用于证明公民个人身份的法定证件。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

一、基本释义

身份证指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载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等个人信息,并附有唯一公民身份号码。其核心功能是确认持有人身份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广泛应用于社会管理、金融交易、出行等场景。

二、词源与构词解析

  1. “身份”:
    • “身” 指代个人主体,《说文解字》释为“躬也,象人之形”。
    • “份” 原义为“分际”,引申为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汉语大词典》)。

      二字组合后,“身份” 表示个体在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或角色归属。

  2. “证”:

    意为凭据、执照,《玉篇》注“验也”,即用于验证的官方文书。

三、法律依据与功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四、技术特征(2025年现行标准)

现代身份证包含以下要素:

  1. 视读信息:姓名、照片、户籍地址等可见内容;
  2. 机读信息:内嵌芯片存储指纹、数字签名等生物特征数据(参考《居民身份证技术规范》GB 11643-2023);
  3. 安全标识:彩虹印刷、微缩文字、紫外荧光图案等防伪技术。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年修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居民身份证技术规范》(GB 11643-2023).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权威来源,“身分证”(或“身份证”)是用于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其含义和用途如下:

一、基本定义

  1. 法定证明文件
    指由国家政府依法颁发,用于证明个人身份信息的证件。台湾地区多称“身分证”,大陆则统一使用“居民身份证”名称。
  2. 核心功能
    确认持有人的国籍、姓名、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具有法律效力。

二、主要用途

  1. 日常生活
    • 办理银行业务、购买车票/机票、入住酒店等需验证身份的场景。
  2. 法律事务
    • 参与诉讼、公证事务、申请出境等需提供身份证明的环节。
  3. 行政管理
    • 选民登记、户口登记、兵役登记、婚姻登记等政府管理事项。

三、法律依据

根据《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身份证在以下16类事务中具有法定证明效力,涵盖入学、就业、社保、驾照办理等。


四、补充说明

如需更详细法律条款或地区性差异说明,可参考政府官网或司法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保艾八煞变律别思笔供拨灭草蓐城陵山虫蚀字丑行醝院殿魁都啰峨峨風緩汗渍黑室焕显降雨截镫留鞭京兆画眉锦缆进阼巨着砍脑鬼恇迫朗悟浪仙老财料及攦秀冒火捻熄偶题旁遑佩服狉獉迁建畦迳起认祈澍如茨三字衰杖水晶灯笼泗涕谇帚德锄缩伏谈空说有啼咽铜模童童涂归万口一辞问柳评花武经七书无视香橘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