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常令的意思、常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常令的解释

(1).固定的法令。《管子·七法》:“常令不审,则百匿胜;官爵不审,则姦吏胜。”《尉缭子·兵令上》:“出卒陈兵有常令,行伍疏数有常法。”

(2).固定的节令。 唐 白居易 《赠友》诗:“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常令"是汉语中具有复合语义的古代行政术语,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的解释:

一、基本释义 指固定不变的法令制度。《汉语大词典》释为"恒常之令",其核心构词法为偏正结构,"常"作形容词修饰"令",强调该政令具有长期稳定性。此用法多见于先秦至两汉典籍,《礼记·月令》郑玄注有"顺常令"的表述,特指需永久遵循的礼法规范。

二、扩展用法 在唐代官制中演变为特定官职代称。据《通典·职官典》记载,尚书省二十四司郎中别称"常令",该称谓源于其掌管的常规性政务。如户部度支司郎中负责国家财政预算,因其执掌的收支制度具有年度循环特性,故在公文往来中常以"常令官"代指。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第5卷第328页、《中国古代官制大辞典》(中华书局2005版)第217页等权威辞书编纂成果。

网络扩展解释

“常令”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1. 固定的法令
    指长期稳定、不可随意更改的法规或制度。例如《管子·七法》中提到“常令不审,则百匿胜”,强调法令明确的重要性。此外,《尉缭子·兵令上》也有“出卒陈兵有常令”的记载,说明军事部署需遵循固定规则。

  2. 固定的节令
    指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按季节、时间规律出现的固定节令或习俗。唐代白居易在《赠友》诗中写道“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描述了一年四季的规律性节令。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安贫乐道拔薤备至彼何人斯濒危物种馋痨痞纯粹关系推理瑽瑽错峙当一日和尚撞一天钟电埽掂折叠遘谍者笛子东关二十一史梵坊奉报风吹浪打風亭风云变幻附羶副顺骇涛含章天挺即此金阁酒色之徒科例鲲絃伶工丽泽马德里沐粱鬅茸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青黳戚颜曲肱逡巡酒让路人烟阜盛散贱沙船觞爵盛使神经痛蛇章十锦石狮子缌丧算袋缩甲天不作美调解同合彤矢土崩逍遥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