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寇的意思、草寇的详细解释
草寇的解释
[robbers in the mountain] 出没于山地的强盗
详细解释
出没于山林草莽的盗匪。旧时官府常蔑称聚众反抗朝廷的起义者。《旧唐书·僖宗纪》:“如乡村有干勇才略,而能率合义徒,驱除草寇者,本处以闻,亦与重赏。”《水浒传》第一○七回:“贼将 滕戣 看见是女子,拍马出阵,大笑道:‘ 宋江 等真是草寇,怎么用那妇人上阵!’”《英烈传》第三四回:“即今诸路年穀不登,人民饥饉。闻殿下招兵,俱来就食。羣雄、草寇来投伏者,计有六十餘万人。”
词语分解
- 草的解释 草 ǎ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
- 寇的解释 寇 ò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寇。贼寇。 侵略者来侵犯:寇边。 姓。 笔画数:; 部首:宀;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草寇”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核心释义
-
基本含义
指旧时出没于山林、草莽地带的强盗或土匪,通常以劫掠为生。例如:“荡平草寇”“区区草寇,不足为患”()。
-
历史与文学中的延伸
在官方语境中,常被蔑称反抗朝廷的起义者。如《旧唐书·僖宗纪》提到:“驱除草寇者,本处以闻,亦与重赏”()。古典文学如《水浒传》中,也用于描述聚义山林的群体()。
二、词语结构
- 构词方式
偏正式合成词,“草”指草木丛生的隐蔽环境,“寇”指盗匪,合称强调其活动地域特征()。
三、其他含义
部分资料提到“草寇”也指一种姜科植物(海南山姜),可入药或作调料(),但此用法较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山贼、绿林、草莽
- 反义词:官兵、义军(需注意语境褒贬)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植物学定义,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草寇》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以草为伪装或护身的盗匪或劫匪。下面是关于《草寇》的各个方面的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笔画:《草寇》的部首是《艹》(草字头部),它的笔画数为12画。
2. 来源:《草寇》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中叶的小说《水浒传》中,形容梁山泊的英雄们隐藏在山野草地中行动,以突袭、抢劫为生的匪盗。
3. 繁体:《草寇》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保持不变。
4.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草寇的写法基本上与现代相同。
5. 例句:一只草寇出没于附近的森林中,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困扰。
6. 组词:草寇可以与其他字组成词语,例如:草丛、寇盗等。
7. 近义词:与《草寇》具有相似意思的近义词有:草匪、草头、草莽。
8. 反义词:暂无反义词。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謷然办护暴寇便线碧泉博明不存芥蒂抄稿赤鲤尺组储户大有作为点除钉死丢空多重性发愤图强犯得着翻雕繁富傅粉施朱覆乳过河拆桥蒿室好行小慧鹤舟虎头燕颔家庭教师解给矜释今字可愧款托冷眼烈火轰雷历级鳞聚冥暗铭勒末力皮质仆数箝击齐大乎窃视楸檟筌相驱羊战狼陾陾伤愤善男子射覆儵昱送敬素管跳边通文达理彤驺卸压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