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称“深度制冷”、“低温制冷”。制取-100°c以下低温的制冷技术。可用来液化气体和分离气体混合物。
深度冷冻是一种通过极低温处理实现特定目标的制冷技术,其核心含义和应用可归纳如下:
指制取-100℃以下低温的制冷技术,通常要求达到-150℃甚至更低的温度环境。该技术本质上是气体液化过程的延伸,通过低温使气体转变为液态以便分离或储存。
温度范围跨越常规制冷界限,需特殊设备与高能耗控制,属于低温工程的核心技术分支。其发展推动了超导材料、航天燃料等领域的突破。
注:不同文献对温度阈值表述略有差异(-100℃或-150℃),实际应用中根据目标物质特性调整制冷强度。
深度冷冻是指在极低的温度条件下将物体冷冻。通常,这种冷冻过程会使物体的温度降至零下70至零下196摄氏度之间。深度冷冻在科学研究、医学、食品工业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深度冷冻的拆分部首是氵和冫,其中氵表示“水”,冫表示“冷”。笔画数为12画。
深度冷冻一词的来源比较简单直接,即指由冷冻的手段进行到更深层次的冷冻。
深度冷冻的繁体字为「深度冷凍」。
在古时候,深度冷冻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同,即「深度冷冻」。
例句1:科学家使用深度冷冻技术来保存珍贵的生物标本。
例句2:深度冷冻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组词:冷冻食品、冷冻库、冷冻技术、冷冻保存。
近义词:极低温冷冻、超低温冷冻。
反义词:常温保存、加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