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宋 代的小钱。《宋史·高宗纪七》:“﹝ 绍兴 十三年十二月﹞辛卯,毁私铸毛钱。”
(2).泛称小钱。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谗书》:“人都称我是 金大员外 ,其实手里有几个毛钱?”
(3).旧时称一角、二角的硬币。
“毛钱”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两层含义,具体解释及权威引用如下:
指我国现行货币单位中等于十分之一元的辅币单位“角”。该用法源于人民币纸币上曾印有“壹角”“贰角”等面值,因“角”在口语中与“毛”(动物毛发)同音,民间逐渐以“毛”代称“角”。
权威依据: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90页
明确标注:“毛”作为量词时,“用于货币单位,一元的十分之一;角:三毛钱。”
特指中国古代或近代铸造的小面值铜币(如铜钱、铜元),因工艺限制,币面常残留未打磨的金属毛边,故称“毛钱”。多见于清末民初文献。
权威依据: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年,卷6,第1103页
释义:“旧时称边缘有毛刺的铜钱。亦泛指小钱。”
例证引清《光绪通宝·钱式》:“新铸毛钱,轮廓未锉。”
来源:《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综合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1页
来源:《中国货币史话》张新知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年,第208页
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及货币史研究,符合汉语词汇规范性与历史演变逻辑。
“毛钱”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宋代的小钱
指宋代流通的小额货币,常因私铸问题被官方整治。例如《宋史·高宗纪七》记载:“毁私铸毛钱”。
泛称小钱或零钱
广义上指小额货币,如零碎钱币。例如“捞毛”一词中的“毛”即代指小钱。
旧时对“角币”的俗称
特指面值为一角、二角的硬币或纸币。例如“一毛钱可买三个小李子”中的用法。
崩城璧奎泊栢参并残缺策士朝直车服趁食词话丛编搭桥得姓凋殒底突断缺泛艳发原粉团儿甘膬好尽河里孩儿岸上娘化盗滑钩宦味花瓶胡桃油坚执假座饥苦禁脔矜善金庸积岁累月纠缠基准狼很烈风鹂鷬灵翰内寇爬山虎乾化惬顺勤属期战悛改神色张皇殊深轸念死骨更肉邰封特奇调羹鼎停酸投阱下石托腔问肯缊丽文史闲置消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