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赐绯的意思、赐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赐绯的解释

(1).赐给绯色的官服。 唐 代五品、四品官服绯,后世服绯品级不尽相同。 唐 元稹 《同州刺史谢上表》:“不料陛下天听过卑,朱书授臣制誥, 延英 召臣赐緋。”《新五代史·周臣传·扈载》:“迁翰林学士,赐緋,而 载 已病,不能朝谢。”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 太宗 方奬拔文士,闻其( 王禹偁 )名,召拜右拾遗,直史馆,赐緋。”

(2).指 唐玄宗 把骰子的四点饰以朱色之事。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下:“上与妃采戏,将北,唯重四转败为胜。连叱之,骰子宛转而成重四,遂命 高力士 赐緋,风俗因而不易。” 元 谢宗可 《双陆》诗:“彩骰清响押盘飞,曾记 唐 宫为赐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赐绯是古代中国君主授予臣属红色官服或相应品阶的礼仪制度,具有鲜明的政治与文化象征意义。以下从语义、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字面释义

“赐”指帝王自上而下的恩赏,“绯”为赤红色帛料。组合后特指君主授予臣子绯色服饰或相应官阶资格,属古代章服制度的重要组成。《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唐代五品以上官员服绯,官不及而考功优者,可赐绯”。

二、历史沿革

  1. 唐代定制

    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贞观四年(630年)确立品色服制度,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对于未达品级但有功者,皇帝可破格“赐绯”,如白居易《闻行简恩赐章服》载其弟白行简以从六品阶获绯鱼袋。

  2. 宋代扩展

    《宋史·职官志》显示,宋代赐绯范围扩大至宦官、外戚,并发展出“借绯”“赐绯银鱼袋”等衍生形式,成为官僚身份的重要标识。

三、文化象征

  1. 政治荣宠

    绯色仅次于紫色(三品以上),获赐者享有佩鱼袋、立门戟等特权,如杜甫《徒步归行》所述“赐绯既赐银章鱼”,体现君主对臣子功绩的认可。

  2. 文学意象

    唐宋诗词中,“赐绯”常隐喻仕途成就,韩愈《送郑十校理》有“殿前赐鞍勒,珂珮声玲珑”之句,侧面反映该制度的社会影响力。

扩展阅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唐代官僚服饰研究》对赐绯制度有专题考述,可作深化研究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赐绯”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赐予绯色官服
    唐代官员服饰制度中,四品、五品官员穿绯色(深红色)官服,因此“赐绯”指皇帝对官员授予相应品级的官服。但后世朝代对服绯的品级规定有所差异。

  2. 骰子典故
    据唐代文献记载,唐玄宗曾将骰子的“四点”染成红色(骰子原为黑白两色),后称这一装饰为“赐绯”。此典故多见于诗词,如元代谢宗可《双陆》诗提及“彩骰清响押盘飞,曾记唐宫为赐绯”。


二、历史背景与延伸


三、示例与文献

若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朝代制度或文学用例,可参考《旧唐书·舆服志》及历代笔记小说。

别人正在浏览...

白茅人傍今崩坼偪拶博荡采樵巉崱超尘饬责春霖大错大地倒赃丁香头翻晒蕃岳付息干亲高赞寡为悍壮滑緍户品坚靭见闻嘉胜界然截止时间九雉菌子恳言揽月利建鸾隼不接翼路宿烹龙炮凤凭空揑造尀奈亲倚圈樻趋趋日録柔舌舍策追羊盛明试射守遵疏忽水游吮笔索鬭鸡天禀剔抽秃刷通呈尪疢王基亡灵玩耍圩垸吸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