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美物的意思、美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美物的解释

(1).美好的物品。《礼记·祭统》:“三牲之俎,八簋之实,美物备矣。”《国语·周语上》:“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 汉 刘向 《列女传·晋羊叔姬》:“夫有美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也。” 明 朱权 《太和正音谱·评谷子敬》:“其词理温润,如璆琳琅玕,可荐为郊庙之用,诚美物也。”

(2).称美其物。 晋 左思 《三都赋》序:“美物者贵依其本,讚事者宜本其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美物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精美之物

    指具有审美价值的物品或自然事物。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美物即“美好的事物”,强调物品的精致与观赏性。

    《汉语大词典》:引《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贡致邦国之用……六曰货贡,七曰器贡,八曰币贡,九曰材贡,十曰货贿”,郑玄注“美物”为“珍奇器物”,特指工艺精湛、材质珍贵的物件。

  2. 象征美好品德

    古代文献中常以“美物”隐喻高尚情操。

    《文心雕龙·原道》:“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此处“美物”暗喻天然去雕饰的德行。


二、历史语义演变

  1. 先秦典籍中的“物”与“美”

    《礼记·乐记》:“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孔颖达疏:“物,外境也。”结合“美”的修饰,引申为“引发愉悦的外在对象”。

    《庄子·齐物论》:“万物与我为一”,其中“美物”隐含对自然造化的赞叹。

  2. 唐宋文学中的意象拓展

    白居易《琵琶行》:“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以“美物”反衬人生无常,赋予其哲学意涵。


三、现代用法与权威界定

  1. 词典规范定义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明确“美物”为“美观而实用的物品”,如“家居美物”“手作美物”,侧重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2. 语言学延伸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美物”在口语中可指代“令人喜爱的人或事物”,如方言“伊是吾心尖浪个美物”(吴语,意为“她是我心尖上的人”)。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 罗宗强.《文心雕龙注疏》. 中华书局.
  3. 王先谦.《庄子集解》. 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
  5.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美物”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美物”指美好的物品或值得赞美的事物,既包含外在的审美价值,也强调内在品质的优良。


二、详细释义

  1. 古代文献中的解释

    • 美好的物品:如《礼记·祭统》提到“三牲之俎,八簋之实,美物备矣”,指祭祀时珍贵的祭品;《国语》中“美物归女”则指将珍贵之物赠予他人。
    • 称美其物:晋代左思在《三都赋》序中提出“美物者贵依其本”,强调赞美事物需基于其本质。
  2. 现代用法扩展
    现代语境中,“美物”可泛指一切美丽或优质的事物,如自然景观、艺术品、工艺品或高品质商品,既注重外在美感,也包含实用价值。


三、使用场景


四、相关辨析

需注意“美物”与“宝物”的区别:前者侧重审美与品质,后者更强调稀有性或价值属性。例如《列女传》提到“美物足以移人”,即指美好事物对人的影响。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礼记》《国语》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样玲珑八线便安楅衡裁割策套成军陈师酬醋楚俗紞紞道僧刀叶大小苏得辠雕目钓玉东壁冬菇方祀富家大室扶树耕穑海军衙门汉地河尾浆粥计画经房靖谮庸回急缮九液旷观旅帅每时每刻美艳梅芝泌尿系统潜身远迹秋风扫叶驱丁染色纴绩上丁沈腰石羊手风说短道长说头镗鞳堂尊逃席调档同乡脱粟瓦特位下猥役悟彻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