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砥刻厉的意思、磨砥刻厉的详细解释
磨砥刻厉的解释
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明 李东阳 《成斋记》:“学必穷日夜磨砥刻厉,久而后有得焉。”
词语分解
- 磨的解释 磨 ó 摩擦:磨刀。磨墨。磨练。磨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磨合。研磨。磨漆画。 阻碍,困难:磨难(刵 )。好事多磨。 消耗,消灭:磨损。磨耗。磨灭。 拖延,耗时间:磨缠。磨功夫。 磨 ò 粉碎
- 刻厉的解释 .严酷;苛刻严厉。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霜焉雪焉,劲烈刻厉,翦击其枝叶,剥伤其肤理。” 明 方孝孺 《题周氏文后》:“宽裕有容者,誉人多过其实;刻厉疾恶者,取人多丧其真。”.谓书法或文辞
专业解析
“磨砥刻厉”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成语组合,其核心语义可从单字训诂与历史文献溯源两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 磨:《说文解字》释为“石硙也”,本指石制研磨工具,引申为反复锤炼,如《诗经·卫风》中“如琢如磨”。
- 砥:《尔雅·释地》载“砥,细于砺”,特指质地细腻的磨刀石,段玉裁注《说文》强调其“平物”功能,象征精细化的自我提升过程。
- 刻:《广雅·释诂》解作“深也”,《汉书·贾谊传》颜师古注“刻谓削治之”,含刻苦钻研之意。
- 厉:通“砺”,《尚书·费誓》孔颖达疏“磨砺锋刃”,《荀子·性恶》中“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均指向自我淬炼的坚韧精神。
二、文献整合
该词组虽未见于《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但其构词逻辑符合古汉语四字格复合规律。清代俞樾《诸子平议》中“砥砺廉隅”的用例,与“磨砥刻厉”在强调“持续精进”的意象上存在语义关联性。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亦指出,此类四字结构多通过单字叠加强化行为强度,反映古代文人修身治学的严谨态度。
网络扩展解释
“磨砥刻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mó dǐ kè lì,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总结如下:
1.基本含义
形容人刻苦钻研、勤奋努力,通过持续的磨练和砥砺提升自身能力。该成语强调反复钻研、精益求精的态度。
2.出处与构成解析
- 出处:明代李东阳《成斋记》中记载:“学必穷日夜磨砥刻厉,久而后有得焉。”。
- 字义分解:
- 磨砥:指用磨刀石打磨刀刃,比喻反复锤炼;
- 刻厉:雕刻并使之锐利,引申为追求卓越。
3.使用场景
适用于教育、工作或竞争等场合,鼓励人们不懈奋斗、提升自我。例如:
- 科研人员为突破技术难题,日夜磨砥刻厉;
- 学生在备考中磨砥刻厉,终获佳绩。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磨穿铁砚、锲而不舍、精益求精;
- 反义词:浅尝辄止、敷衍了事。
5.例句参考
“他十年如一日地磨砥刻厉,最终在古籍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成斋记》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全帽八景舆背篓北邙行北乡播荡忏事传宰垂绅楚两龚踔厉骏发存款定远侯斗色二毛抚臆寡民过冬作物还情航天飞机核理横屋何自画一惠育贾充香葭管肩挑狡滑机理惊挺金铤卷腾孔壶烙印列僊流光易逝履戴面影蟠螭品裁溥天同庆前旆色厉内荏慎火神相侍奉束发封帛死欲速朽素丞相岁寒松柏大山陶化天津桥铁壁铁生生嵬嶷慰释饷馈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