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略则的意思、略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略则的解释

犯法。《国语·晋语八》:“及 桓子 骄泰奢侈,贪慾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 韦昭 注:“略,犯也;则,法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略则"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其核心含义可以从字义和古代文献用例中解析:

一、基本释义

"略则"指简明扼要的法则、准则或规范。其中:

二、文献佐证与用例

  1. 古代典籍中的运用

    《左传·昭公六年》有"著之话言,为之略则"之句,指将言论整理为简明准则。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也以"略则"指代著述的纲领性体例。

  2. 近现代工具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将"略则"释为"简略的法则",强调其与繁复规章的对立性。《辞海》(第六版)则补充其"纲领性规范"的引申义,常见于制度设计语境。

三、现代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略则"多用于法律、公文或学术领域,例如: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3. 《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章学诚《文史通义》(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略则”一词的释义存在不同解释,需结合权威性较高的来源进行判断:

  1. 基本含义
    在古籍中,“略则”通常指犯法,出自《国语·晋语八》的“略则行志”,韦昭注解为“略,犯也;则,法也”。该释义被极高权威性网页(如汉典)和中等权威性来源引用,可信度较高。

  2. 现代争议与延伸
    部分低权威性网页(如)将其解释为“对事物的概括性描述”,但此用法缺乏古籍依据,可能是现代衍生或误读。需注意语境差异,古代用法以“犯法”为主,现代可能存在词义演变或混淆。

  3. 构词解析

    • 略:本义为简略、省去,引申为侵犯(如“攻城略地”),此处取“侵犯”义。
    • 则:指法则、法度,如“以身作则”。
      组合后,“略则”即触犯法规。
  4. 例句参考
    如《国语》中“桓子骄泰奢侈……略则行志”,描述其因放纵而违法。现代造句示例如“略则行为终将受到制裁”(需注意此为仿古用法)。

建议在古籍阅读或学术研究中采用“犯法”释义,日常使用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为引申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国语》《说文解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阿舅崩城荜路蓝缕笔匣茀郁参数尺简牀屋春设担架侗戏钝冥蠹叶恶类翻思坟索服词拂衣功率官生含垢弃瑕好几何甞滑浪徽金获知挟忿监丧健足圈舍壳壳揆情审势揽持利根吏门令人莫测礼数论草轮裳落音緑窗茅龙排批排头盘洿甓社珠倩倩签条潜踪隐迹器任深怪鼪鼬之迳石烛收率梯登讬贸挽回晚霞鲜卑孝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