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在木板上的记事符号。《广西壮族文学·壮汉文学交流》:“在很古的时候,壮族就有了自己的‘木刻符契’。”
“木刻符契”是一个源自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指刻在木板上的记事符号,主要用于古代壮族社会记录重要信息或契约。这种符号通过雕刻方式呈现,兼具实用性和文化象征意义。
根据《广西壮族文学·壮汉文学交流》记载,壮族在远古时期已使用“木刻符契”作为信息传递和契约凭证的工具。这一形式体现了壮族先民在没有成熟文字体系时,通过符号化雕刻实现社会沟通的智慧。
现代语境中,该词被引申为形容人与人之间的默契或心意相通。例如:
关于壮族使用木刻符契的记载,可进一步查阅《广西壮族文学》相关章节,或通过汉典等工具书核实原始释义。
《木刻符契》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分别是“木”、“刻”和“符契”。
下面是对这三个汉字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木刻符契》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卜筮文献中。在古代,人们常常在木材或竹片上刻写各种符号和符咒,以进行占卜或驱邪等仪式。这些刻有符号的木材或竹片即被称为“木刻符契”。
在繁体字中,《木刻符契》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例如在古代,“符契”的写法为“符契”,“木”和“刻”的写法基本保持一致。
下面是一些例句,以帮助更好理解《木刻符契》:
与“木刻符契”相关的一些组词有:“木刻艺术”、“符咒”和“契约”。
近义词可以是“木刻符印”或“木刻令”。
反义词可以是“纸上谈兵”或“空谈之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