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老脾气;旧日或平素的举止神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光 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 君房 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諛顺旨要领絶。’ 霸 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宋 叶适 《故大宗丞高公墓志铭》:“公由此坐废,即復具野航,出没圩圲如其故态,不少介吝。”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 高宗 李治 都屡次地告戒他,但不改故态。”
(2).泛指从前的状况。 宋 陆游 《跋<花间集>之二》:“会有倚声作词者,本欲酒间易晓,颇摆落故态,适与六朝跌宕意气差近,此集所载是也。”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四五:“这段故事的时期,大概在 ************ 八6*九6*年到十一二年之间,到现在我写这个故事,一切局面已经不是前几年的故态。”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故态汉语 快速查询。
“故态”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旧日的举止态度
指一个人过去或平素表现出的脾气、神态或行为方式。例如《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中记载,汉光武帝刘秀称严光为“狂奴故态”,形容他放荡不羁的旧日性情。
泛指过去的状况
也可用于描述事物从前的状态或情形,如宋代陆游在《跋<花间集>》中提到的“摆落故态”。
总结来看,“故态”既可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特质,也可指代事物历史状态,常见于文学和历史文献中。若需更多用例,可参考《后汉书》或相关成语词典。
故态(gù tài)是一个词语,指的是旧时的形状、样子或状态。它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行为或物品的外观、特征等方面。故态一词通常表示过去的东西或状态,常用于描述陈旧、过时、复古等情况。
故态的部首拆分为“攵”和“夂”,其中“攵”是左边的部首,表示撇捺形的动作;“夂”是右边的部首,表示向后走的动作。
故态的总笔画数为11画。
故态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形态和发展。最早的故态字形是“故態”,其中的“態”表示态度、样子,而“故”则是旧时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故态的拼写为「故態」。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故态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古时的故态字形为「故態」,其中的「態」右侧有一个上加下的“⼥”部分,表示态度、样子。
以下是几个使用故态的例句:
1. 他身上的服饰与现代时尚有些故态,看起来有点过时。
2. 这幅画采用了故态的绘画风格,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文艺复兴。
3. 那个老建筑保持着故态的外观,仿佛带着时光的记忆。
组词:故态复萌、故态可鉴
近义词:旧貌、古风、复古、陈旧
反义词:新潮、现代、时髦、新颖
挨查搏影补理承槃重印冲用锤打电子音乐防扞風硯冠屦轨笵还殿寒品贺兰和言呼鸣混为一谈将巨谏郎蹇塞绩功经算空落口腕库贮烂帐脸潮良畴临侵龙夔鲁经论草戮人卢矢没了落木船沐巾南湖逆气聘贡泼墨潜惊钤匮峭涩情佚求神拜佛曲操沙瓶十五时失箸寿期霜薤台阁生风蹄石通明麻网开温汾小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