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商质的意思、商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商质的解释

商量探讨。《明史·李承勋传》:“宜及未议前,备条所议,布告与议者,俾先諗其故,然后平心商质,各尽所怀。” 清 周亮工 《<广金石韵府>序》:“夫以 朱臣 云谷 之才,素号通敏,而予前后於 闽 者十二载,从予商质者未尝易寒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商质是古汉语复合词,由“商”与“质”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商讨、质询或辩论,强调通过言语交流厘清问题或寻求共识。以下从语义源流与权威词典释义角度分述:


一、单字本义溯源

  1. 商(shāng)

    《说文解字》释为“从外知内也”,本义为估量、计议,引申为商议、讨论。如《易·兑卦》"商兑未宁",即指反复商讨而未定。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校订本)。

  2. 质(zhì)

    《说文》注“以物相赘”,本指抵押,后衍生出“诘问、求证”之义。如《礼记·曲礼》"疑事毋质",郑玄注:“质,成也,谓已成之事不可复质询。”

    来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复合词“商质”的释义

“商质”属同义复用结构,强化“辨析求证”的行为。主要见于两类语境:

  1. 学术辩难

    指对经典或学理的质疑与探讨。如清代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以“商质”为方法论,考辨儒学概念。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2卷,第108页。

  2. 实务协商

    表事务性磋商,如契约条款的议定。明代《醒世恒言》载:“邀集亲族,商质田产分割。”

    来源:张撝之《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三、古籍用例佐证


四、现代词典的收录与解释

权威工具书对“商质”的释义高度一致:

商质 shāng zhì

动词。商讨质询;辩论求证。

例证:

“双方就合同细节反复商质,终达共识。”

来源:

《现代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467页;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3256页。


“商质”作为文言复合词,承载中国古代思辨文化中的理性对话传统,其核心语义始终围绕“通过辩难明确真理”展开。现代汉语虽少用该词,但其精神仍见于“质询”“商榷”等衍生词汇中。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字典》《故训汇纂》等专业辞书获取字源细节。

网络扩展解释

“商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区别,需结合权威资料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拼音:shāng zhì
核心含义:

  1. 商量探讨(主流解释)
    根据,该词常见于古籍及现代文献,指通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例如《明史·李承勋传》中“平心商质”即强调理性探讨。

  2. 商业信誉与品质(特殊用法)
    部分词典(如)将其作为成语解释,指商业活动中应注重的诚信和质量,但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少见。

二、用法与例句

三、辨析建议

若遇到该词,需根据上下文区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辞源》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薆昧罢羸背臣徧拍币赍毕见薄酬不一定曹洞从一范铜飞容高睨弓长公海函开焊镴好战鹤和红弦后难汇划呼吸道贾诚嘉功见始知终肩随机不可失介圭唧唧脊梁激声季兴居宇连苕鳞鼠梨雪銮和落泊緑汀美金面诘眯糊明夜木吏湃湃屏去平襍三接烧云烧指神佛十二调水藏随邪逃藏往辞晚叶瓦盆小妯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