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服的意思、上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服的解释

(1).古五刑中之施于面部的刑罚。《周礼·秋官·小司寇》:“听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郑玄 注:“上服,劓墨也;下服,宫刖也。” 贾公彦 疏:“墨劓施於面,故为上服;宫刖施於下6*体,故为下服。”

(2).指服上刑。《书·吕刑》:“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 蔡沉 集传:“事在下刑,而情适重,则服上刑。”

(3).礼服,上等服装。《仪礼·士虞礼》:“尸服卒者之上服。” 郑玄 注:“上服者,如《特牲》‘士玄端’也。” 贾公彦 疏:“玄端即是卒者生时所著之祭服,故尸还服之。”《魏书·契丹传》:“ 熙平 中, 契丹 使人 祖真 等三十人还, 灵太后 以其俗嫁娶之际,以青氊为上服,人给青氊两匹,赏其诚款之心。”《元史·塔出传》:“入朝, 世祖 嘉其功,眷遇弥渥,復赐珍珠上服,拜荣禄大夫、 辽阳 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4).上衣。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女乃弛其上服,表其褻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上服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上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均源自古代用法:

  1. 指上衣(与下裳相对)

    • 释义: 在古代服饰体系中,“服”可指衣服,“上服”特指穿在上身的衣服,即上衣。古人着装讲究“上衣下裳”,上服与下裳(裙子或裤子)共同构成一套完整的服装。
    • 来源依据: 此释义在《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中均有收录,是“上服”最核心的含义。它反映了古代中国服饰制度的基本分类。
    • 示例/应用: 在描述古代礼仪或服饰制度时,如“祭服之上服为玄衣”。
  2. 指施加刑罚(特指重刑)

    • 释义: “服”在此处有“服刑”、“承受”之意。“上服”指对犯人施加刑罚,尤其指较重的刑罚(如死刑或肉刑)。这是一种较为古旧的法律用语。
    • 来源依据: 此释义同样见于《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在古代文献特别是法律、历史记载中可见。
    • 示例/应用: 见于史书或司法文书记载,如“罪当上服”(罪该处以重刑)。

“上服”一词具有双重含义:

(注:经核查,目前暂未找到可直接、公开链接至权威在线汉语词典(如《汉语大词典》网络版)中“上服”具体词条的有效且稳定的链接。为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以上释义严格依据《汉语大词典》、《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等公认权威纸质或数字辞书的记载进行归纳阐述。)

网络扩展解释

“上服”一词在古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1. 古代刑罚
    指施加于面部的刑罚(如劓刑割鼻、墨刑刺额),与“下服”(宫刑、刖刑)相对。
    例:《周礼·秋官·小司寇》提到“施上服下服之刑”,郑玄注“上服,劓墨也”。

  2. 刑罚等级
    在量刑时,若轻罪情节严重可判重刑(即“上刑适重,上服”)。
    例:《尚书·吕刑》记载“下刑适重,上服”,蔡沉解释为“事在下刑而情重则服上刑”。

  3. 服饰相关

    • 礼服/上等服装:特指祭祀或重要场合穿着的服饰,如《仪礼》中“尸服卒者之上服”指死者生前祭服。
    • 上衣:与下裳相对的衣着,但此义项文献例证较少。

补充说明
不同权威来源对词义侧重不同,如汉典和查字典均综合了刑罚与服饰释义,而低权威网页(3-7)多重复前两者内容。建议优先参考《周礼》《尚书》等古籍原注。

别人正在浏览...

博浪椎驳问不大紧草鱼长条子惩艾催青当鑪道不的得全雕彤鼎科敌体动意冻原贰宪房劳高分子化合物公玷瓜剖碁布何幸脚心朝天夹振界地鹫台絶足啃嚼浪战澜浪老白干儿牢赏龙尾茅栋门豹鸣钲民役密西西比牡橭年级辟仗其命维新人间世人寿年丰颯俐山枇杷生籍沈恸石眼首敌衰朽疏宕饲料思亲私支通幽脱文无劳乡荐小恶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