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服的意思、上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服的解釋

(1).古五刑中之施于面部的刑罰。《周禮·秋官·小司寇》:“聽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鄭玄 注:“上服,劓墨也;下服,宮刖也。” 賈公彥 疏:“墨劓施於面,故為上服;宮刖施於下6*體,故為下服。”

(2).指服上刑。《書·呂刑》:“上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上服。輕重諸罰有權。” 蔡沉 集傳:“事在下刑,而情適重,則服上刑。”

(3).禮服,上等服裝。《儀禮·士虞禮》:“屍服卒者之上服。” 鄭玄 注:“上服者,如《特牲》‘士玄端’也。” 賈公彥 疏:“玄端即是卒者生時所著之祭服,故屍還服之。”《魏書·契丹傳》:“ 熙平 中, 契丹 使人 祖真 等三十人還, 靈太後 以其俗嫁娶之際,以青氊為上服,人給青氊兩匹,賞其誠款之心。”《元史·塔出傳》:“入朝, 世祖 嘉其功,眷遇彌渥,復賜珍珠上服,拜榮祿大夫、 遼陽 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

(4).上衣。 漢 司馬相如 《美人賦》:“女乃弛其上服,表其褻衣,皓體呈露,弱骨豐肌。”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上服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上服”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均源自古代用法:

  1. 指上衣(與下裳相對)

    • 釋義: 在古代服飾體系中,“服”可指衣服,“上服”特指穿在上身的衣服,即上衣。古人着裝講究“上衣下裳”,上服與下裳(裙子或褲子)共同構成一套完整的服裝。
    • 來源依據: 此釋義在《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權威辭書中均有收錄,是“上服”最核心的含義。它反映了古代中國服飾制度的基本分類。
    • 示例/應用: 在描述古代禮儀或服飾制度時,如“祭服之上服為玄衣”。
  2. 指施加刑罰(特指重刑)

    • 釋義: “服”在此處有“服刑”、“承受”之意。“上服”指對犯人施加刑罰,尤其指較重的刑罰(如死刑或肉刑)。這是一種較為古舊的法律用語。
    • 來源依據: 此釋義同樣見于《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在古代文獻特别是法律、曆史記載中可見。
    • 示例/應用: 見于史書或司法文書記載,如“罪當上服”(罪該處以重刑)。

“上服”一詞具有雙重含義:

(注:經核查,目前暫未找到可直接、公開鍊接至權威線上漢語詞典(如《漢語大詞典》網絡版)中“上服”具體詞條的有效且穩定的鍊接。為确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确性和權威性,以上釋義嚴格依據《漢語大詞典》、《辭源》、《古代漢語詞典》等公認權威紙質或數字辭書的記載進行歸納闡述。)

網絡擴展解釋

“上服”一詞在古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1. 古代刑罰
    指施加于面部的刑罰(如劓刑割鼻、墨刑刺額),與“下服”(宮刑、刖刑)相對。
    例:《周禮·秋官·小司寇》提到“施上服下服之刑”,鄭玄注“上服,劓墨也”。

  2. 刑罰等級
    在量刑時,若輕罪情節嚴重可判重刑(即“上刑適重,上服”)。
    例:《尚書·呂刑》記載“下刑適重,上服”,蔡沉解釋為“事在下刑而情重則服上刑”。

  3. 服飾相關

    • 禮服/上等服裝:特指祭祀或重要場合穿着的服飾,如《儀禮》中“屍服卒者之上服”指死者生前祭服。
    • 上衣:與下裳相對的衣着,但此義項文獻例證較少。

補充說明
不同權威來源對詞義側重不同,如漢典和查字典均綜合了刑罰與服飾釋義,而低權威網頁(3-7)多重複前兩者内容。建議優先參考《周禮》《尚書》等古籍原注。

别人正在浏覽...

白粲跛躄彩翰蠶花朝肆車兵叢顇單食蹈湯赴火大夏掉三寸舌東海金端浄惡感鵝帖妃耦高層給賜公牌狗養的廣裕寒芽好馬不吃回頭草橫塹恚撻兼術京闱君母窠叢客子會計師來祀料猜靈桌流兵六州鐵卵與石鬭螺角率任墨試南北難事潘溢撲克搶險窮夫秋高氣和虬戶筱骖曲線闆攘辟認賊作父讪黜觞杓跚跚失俪事務員題參韋曲斡難河香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