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彤管的意思、彤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彤管的解释

[red-tube writing brush] 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详细解释

(1).杆身漆朱的笔。古代女史记事用。《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孌,貽我彤管。” 毛 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 郑玄 笺:“彤管,笔赤管也。” 陈奂 传疏引 董仲舒 曰:“彤者,赤漆耳。”一说指乐器。见 高亨 《诗经今注》。一说指红色管状的初生植物。见 余冠英 《诗经选译》《后汉书·皇后纪序》:“女史彤管,记功书过。” 李贤 注:“彤管,赤管笔也。”

(2).指女子文墨之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三闺秀时代相近,并有功是书。彤管清徽,一时鼎峙,韵矣哉!”

(3).指 汉 代尚书丞、尚书郎每月所赐的一双赤管大笔。后用为在朝任官之典。《晋书·夏侯湛传》:“入閶闔,躡丹墀,染彤管,吐洪煇,干当世之务,触人主之威,有效矣。” 明 何景明 《田子行》:“我持彤管双凤翎,浮沉帝傍近紫庭。”

(4).指画笔。 明 唐寅 《题牡丹画》诗:“穀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彤管”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基本释义

  1. 古代女史的记事笔
    指周代女史官用于记录宫廷事务的红色笔杆的笔,象征职责与礼仪。出自《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2. 红色管状物或植物
    部分学者认为“彤管”可能指红色的小花(如初生的荑草),或红色管状物,象征爱情信物。


二、引申含义

  1. 女子文墨之事
    代指女性从事文学创作或书写活动,如清代文献中“彤管清徽”形容才女。

  2. 汉代官职象征
    汉代尚书丞、郎官每月获赐赤管大笔,后引申为在朝为官的典故。

  3. 画笔或乐器
    少数文献中亦指画笔或特定乐器,但此用法较少见。


三、学术争议

《诗经》中“彤管”的具体所指存在争议:


“彤管”的核心含义围绕“红色”与“管状物”展开,既可指具体物件,亦可象征文学、官职等抽象概念。若需更深入探讨,可参考《诗经》注疏或汉代典章制度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彤管》的意思

《彤管》是指传统乐器中的一种弓形管乐器,也被称为彤琴。它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古乐器,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彤管》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彤管》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彤”字,它是由一部分组成。根据笔画来划分,《彤管》一词共有11个笔画,其中“彤”字占6个笔画,而“管”字占5个笔画。

《彤管》的来源

《彤管》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乐器发展历史。彤琴是中国古代乐器中的一种,由于它的音色悠扬,演奏特点独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这种乐器称之为《彤管》。

《彤管》的繁体

《彤管》的繁体字为「彤管」,是和简体字相对应的一种写法,多见于港澳地区或华人社区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彤管》的拆字可以有不同的写法,例如「朙」字加上「竹」字的组合、「辰」字加上「竹」字的组合等。

《彤管》的例句

1. 她在演奏《彤管》时展现了出色的技巧和情感。 2. 每当听到《彤管》的音乐,我总能感受到一种古老而庄重的氛围。

组词

组词:彤琴、管乐、乐器、演奏、音色。

近义词

近义词:箫、笛子、乐器。

反义词

反义词:打击乐器、弦乐器。

别人正在浏览...

白社人板屋本年度朝房崇达冲降淳俗当戗东来紫气府解港元勾通惯历故臣归案龁剌候省黄金镊黄葅画札佳名煎熬将引简墨交股刀讦制寄径急热絶路苦海茫茫朗诵浪态粮多草广鳞集六路埋灭明修栈道,闇度陈仓年芳昵侍匹裂前数情文歧义劝百讽一羣演软碧散文集啬事商曹生计学摅武司诡私急套红停云落月尪尬仵工邪禽写书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