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itillate]∶刺激使觉得痒
(2) [scratch the pruritus;scratch where it itches]∶用某种尖而粗糙的东西擦自己的身体以解除痒的感觉
亦作“ 搔痒 ”。1.爬抓痒处。《渊鉴类函·虫豸·虱二》引《韩子》:“ 韩昭侯 搔痒而亡一爪,求之甚急。”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也是生活”》:“但我们一向轻视这等事,纵使也是生活中的一片,却排在喝茶搔痒之下,或者简直不算一回事。”
(2).喻轻度骚扰人的举动。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一章:“不但土匪不敢来向地主家搔痒,就是连乞丐也不敢挨近大门来要饭。”
见“ 搔痒 ”。
“搔痒”一词需结合语境理解,可能存在以下两种解释方向:
字面动作描述
“搔”指用手指抓挠皮肤的动作,“痒”是皮肤受刺激后产生的刺痒感。因此“搔痒”可理解为通过抓挠缓解皮肤瘙痒的行为,例如:“蚊虫叮咬后,他不停搔痒红肿处。”
与“瘙痒”的混淆可能
若用户实际想询问的是“瘙痒”(拼音:sào yǎng),则指皮肤或黏膜产生刺痒感的症状本身,属于医学术语。例如:“皮肤干燥易引发瘙痒,过度搔抓可能加重炎症。”(注:此时“搔”是缓解瘙痒的动作,“瘙痒”是症状名称。)
建议用户确认具体语境:若描述症状,可能应为“瘙痒”;若强调抓挠动作,则“搔痒”更贴切。两者常被混用,但医学表述中需区分。
搔痒(sāo yǎng)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刮痒、舒痒,指用手指或其他物品轻轻地擦拭或刮动皮肤以缓解痒感。
搔痒的拆分部首是手(扌)和病(疒),总共有13个笔画。
“搔痒”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的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可以增加新知识。后来引申为刮痒、舒缓不适的意思。
搔痒的繁体字是掻癢。
在古时候,“搔痒”这个词的写法稍有不同,使用的是象形字:“搔”字的上面有个“囟”字,下面是“扌”字,表示用手去刮。“痒”字的上面有一把刀,下面是“疒”字,表示皮肤发痒。
1. 他用羽毛轻轻搔痒,让孩子睡得更安稳。
2. 女孩的头发披散,随风飘扬,颇有搔痒的感觉。
搔痒的组词:搔痒棒、搔痒器、痒痒挠等。
搔痒的近义词:刨痒、挠痒等。
搔痒的反义词:抓伤、疼痛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