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元的意思、三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元的解释

[the first place at examinations] 指科举乡试、会试和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和状元;明代又指殿试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详细解释

(1).农历正月初一。是日为年、月、日之始,故谓之三元。 南朝 齐 王俭 《谅闇亲奉烝尝议》:“公卿大夫,则负扆亲临。三元告始,则朝会万国。” 南朝 梁 宗懍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 唐 潘孟阳 《元日和布泽》诗:“流辉霑万物,布泽在三元。” 清 钱谦益 《元日杂题长句》诗之一:“青阳玉律应三元,是日朝正会禁门。”

(2).旧称农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为上元、中元、下元,合称三元。 唐 卢拱 《中元日观法事》诗:“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本朝 太宗 时,三元不禁夜,上元御 乾元门 ,中元、下元御 东华门 后罢中元、下元二节。”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天地水三官》:“其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 元魏 始。”

(3).道教称天、地、水为“三元”。《云笈七籤》卷五六:“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也称所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三神。 明 归有光 《汝州新造三官庙记》:“按三官者,出于道家。其説以天、地、水府为三元,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皆以帝君尊称焉。” 清 金埴 《下不带编》卷五:“世人敬奉三元者徧天下,顾不晓三元所自。按《单志》: 唐 贞观 中,有 陈子春 者居于 单 ,寻真採药,拯物济人。游 东海 之滨,龙神妻以三女,各产一子。及长,皆入山学道。道成,证位三元,为天、地、水三官。”

(4).道教谓玉清天有 三元宫 ,为 元始天尊 居处。 北周 庾信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诗:“五明教已设,三元法復开。” 倪璠 注:“ 陶弘景 《真灵位业图》有玉清 三元宫 , 元始天尊 为主。”

(5).借指道观。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三:“三元有真人,与我生道骨。”

(6).指天、地、人。 唐 王昌龄 《夏月花蕚楼酺宴应制》诗:“土德三元正, 尧 心万国同。”

(7).指日、月、星。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三一:“天纲运转三元浄,地脉通来万物生。”《黄庭内景经·上睹》:“上覩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景照九隅。” 梁丘子 注:“三元,谓三光之元,曰日、月、星也。”

(8).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九宫,一百八十年为一周始,故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三元”。《旧唐书·傅仁均传》:“以三元之法,一百八十去其积岁, 武德 元年戊寅为上元之首,则合璧连珠,悬令於今日。”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五:“三元推废王,九曜入乘除。”

(9).科举时代称解试(后称乡试)、省试(后称会试)、殿试(后称廷试)第一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举业》:“解试、省试并为魁者,谓之双元;若又为殿魁者,谓之三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冯京 ﹞不上二十岁,连中了三元。”《明史·选举二》:“三试第一,士人艷称为三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元"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岁时节令概念

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三个传统节日。此说源于道教“三官大帝”信仰,分别对应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据《中国民俗大典》记载,三元节自魏晋时期已形成祭祀习俗,至今在部分地区仍保留相关民俗活动(来源:中国民俗学会官网《岁时节日考》)。

二、科举制度术语

唐代科举制度中,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的考生称为“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此称谓体现古代人才选拔的严格性,《新唐书·选举志》载:“三试皆魁,方称三元”(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卷》)。

三、数学与逻辑学定义

在数学集合论中,“三元”指由三个独立元素组成的系统,如三元方程、三元组。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代微积拾级》中首次系统阐述三元一次方程解法(来源:《中国数学史大系》)。

四、道教哲学范畴

道教典籍《云笈七签》提出“天地人三元”理论:“元气分化,天、地、人三才各得其精”。此概念被引申为宇宙生成论的核心要素(来源:《道教文化辞典》)。

五、现代语义扩展

当代语境中,“三元”可指代三种核心要素,如“时间-空间-物质三元结构”,常见于物理学与哲学论述(来源:《现代汉语大词典》第7版)。

网络扩展解释

“三元”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后的详细解释:

一、科举考试中的称谓

  1. 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
    指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合称“三元”。
    例:明代黄观曾连中三元,成为科举史上的佳话。

  2. 殿试前三名
    明代后,“三元”也指殿试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二、时间节点相关

  1. 农历正月初一
    因是年、月、日之始,故称“三元”。
    古诗引用:唐代潘孟阳《元日和布泽》诗:“布泽在三元”,即描述此意。

  2. 三元节(道教节日)
    指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分别对应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祭祀活动。


三、哲学与宗教概念

  1. 天、地、水
    道教称此为“三元”,认为三者是宇宙生成的本原,并衍生出天官、地官、水官三神信仰。

  2. 元精、元气、元神
    道教内丹学中,指人体修炼的三种核心元素。

  3. 日、月、星
    古时泛指宇宙中的重要元素,如《荆楚岁时记》提及“三元”代指日月星。


四、其他用法


“三元”作为多义词,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某类含义,可参考《汉典》《云笈七籤》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包络贝叶不得不尔晨凫充朝出长寸札贷恤大麦典博丁奴顿饱费难風車雲馬甘言官欠归顺果酒候逻昏秽减笔字交驰接班人借题发挥堇菜惊荒金钱草衿要九漏基于骏驳剧作夸讲溜须绿洲没是哏盟香迷拐木征南威沛渥遣具弃力青室轻下慢上七圣刀权断绻领戎心帅行树懒送元二使安西竹里馆天兵天恩祖德铁脚梨外人未竟之志五星吓呼详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