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ivy Council in the Qing Dynasty] 即军机处,清代总管军政大权的御前官署
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号为军机四卿。
自四卿入军机。
(1).军事,战争。 北周 庾信 《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属以 江 南阻兵, 渚宫 边敌,军机警急,锋鏑纵横。”《陈书·高祖纪下》:“军机未息,徵赋咸繁。”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一东方古文化国的稚儿,进 西欧 新旧文化, 希腊 希伯来 文化,剧斗刚到短兵相接军机迫切的战场里去了。”
(2).军事机宜。《宋书·颜竣传》:“﹝ 世祖 有疾,﹞唯 竣 出入卧内,断决军机。” 宋 苏舜钦 《投匦疏》:“窃观詔旨,既令先进军机,后即陛试,是陛下取将帅材者也。” 张天翼 《蜜蜂·最后列车》:“干么车子还不来……贻误军机。”
(3).军事机密。《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 竖貂 受了,遂私将 齐侯 纠合七路诸侯,先侵 蔡 ,后伐 楚 ,一段军机,备细洩漏於 蔡 。”
(4).泛指机密。 瞿秋白 《乱弹·新英雄》:“这是《申报》泄漏了一次军机!”
(5).军事机谋。 陈毅 《孟良崮战役》诗:“ 华东 战局看神变, 陕北 军机运妙韜。”京剧《取南郡》第三四场:“箭伤虽然身疼痛,自有军机在心胸。”
(6).军机处的省称。《清朝野史大观·清朝史料二·军机领袖》:“ 荣禄 在军机,势燄尤甚。”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七:“ 骆成骧 中状元, 杨锐 入军机,都是由这个学院出身,并以高唱‘新学’而取得高官厚禄的。”
(7).指军机处人员。《清朝野史大观·清朝史料二·军机领袖》:“其餘诸军机互相揣度,窃窃私议而已。”
“军机”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各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清代官署名(核心含义)
指清代雍正年间设立的“军机处”,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最高军政决策机构。其职责包括处理紧急军务、起草诏令、参与官员任免等。例如梁启超《谭嗣同传》中提到的“军机四卿”,即指当时参与变法的重要官员。
二、军事机宜(核心含义)
指与军事行动相关的策略、时机或重要事务。例如:
三、军事机密(延伸含义)
指涉及国家安全的军事秘密。例如“泄漏军机”被历代视为重罪,《东周列国志》中即有相关描述。
四、历史渊源补充
该词最早见于北周庾信的文献,泛指战争或军事行动。后随朝代演变,逐渐聚焦到战略决策与机密事务。
注:现代语境中,“军机”多用于历史或文学领域,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如需查看完整古籍用例,可参考、2、5等来源。
《军机》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指军队中的重要事务或军事计划。在这个词中,"军"表示军队,"机"表示事务或计划。
《军机》的拆分部首分别为"冖"和"巨"。冖是包裹的意思,巨表示庞大。它的总笔画数是10,其中"冖"部的笔画是2,"巨"部的笔画是8。
《军机》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记载于《汉书·武帝纪》。在繁体字中,"军"的上部多加点,即"軍",而"机"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以《军机》为例,古代将军字写作 "軍",机字写作 "機"。不过,这种差异并不影响意义的传递。
以下是一些使用《军机》的例句:
与《军机》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如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