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陷的意思、丧陷的详细解释
丧陷的解释
失陷。 宋 范仲淹 《让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表》:“ 麟府 丧陷,镇戎三败,杀者伤者,前后仅二十万人矣。” 宋 张载 《边议》:“师为虏致,则丧陷之患多;城不自完,则应援之兵急。”
词语分解
- 丧的解释 丧 (喪) ā 跟死了人有关的事:丧事。丧礼。丧亡。丧假(?)。丧乱。治丧。吊丧。 丧 (喪) à 丢掉,失去:丧失。丧生。丧偶。丧胆。丧气(不吉利,倒霉。“气”读轻声)。颓丧(情绪低落,精神委靡)
- 陷的解释 陷 à 掉进,坠入,沉下:陷落。陷没(?)。陷溺。陷于。陷入。 为捉野兽挖的坑:陷坑。陷阱。 凹进:双眼深陷。 设计害人:陷害。诬陷。陷人于罪。 攻破,占领:失陷。沦陷。 缺点:缺陷。 笔画数:;
专业解析
"丧陷"是一个相对罕见的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以从构成它的两个单字“丧”和“陷”的本义及引申义来理解,并需结合古籍中的实际用例进行阐释。其核心含义指向丧失、沦落、陷入(困境或衰败)。
-
字义解析:
- 丧 (sàng): 本义指失去、丢掉。《说文解字》:“丧,亡也。” 引申为死亡、灭亡、失败、沮丧等含义。在这里主要取其“失去、灭亡”之意。
- 陷 (xiàn): 本义指坠入、掉进(坑里)。《说文解字》:“陷,高下也。一曰陊也。” 引申为陷入(困境)、沦陷、攻破、陷害等含义。在这里主要取其“坠入、沦落”之意。
- 组合义: “丧”与“陷”结合,形成“丧陷”,其意义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融合了“丧失”和“沦陷”的双重含义,强调一种从原有状态(如领土、权力、精神)彻底失去并坠入衰败、困境或灭亡境地的过程或状态。
-
古籍中的用例与含义:
“丧陷”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国家、政权、领土的丧失沦陷,或重要事物的倾覆毁灭。
- 指国家、领土的沦丧: 这是最常见的用法。
《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王导激励众人收复丧陷的神州故土)。
《宋书·卷九十五·索虏传》:“自丧陷以来,首尾三载。”(指领土沦陷以来的时间)。
这里“丧陷”指国土被敌人占领、丧失。
- 指政权、帝位的倾覆:
《晋书·卷一百三·刘曜载记》:“天不悔祸,丧陷社稷。”(指国家政权灭亡)。
这里“丧陷”指国家政权、社稷的灭亡。
- 指重要事物的丧失毁灭:
《南齐书·卷五十七·魏虏传》:“丧陷以来,首尾三载。”(此处的“丧陷”可能指某种秩序或局面的崩溃)。
虽语境略有不同,但仍指某种重要状态或事物的彻底丧失和陷入困境。
-
现代理解与引申:
在现代汉语中,“丧陷”一词已非常罕用,几乎只见于对古代文献的引用或特定语境下的仿古表达。其含义可概括为:
- (领土、主权等)丧失并被占领(沦陷)。
- (政权、国家等)灭亡、倾覆。
- (精神、意志等)陷入极度低落、崩溃的状态(此义项更接近“沮丧”加“沉沦”的引申,古籍中直接以此义使用的较少,但现代可作此理解)。
- 泛指任何事物从良好状态彻底失去并坠入衰败或困境。
“丧陷”是一个带有强烈负面色彩的文言词汇,核心意义在于描述一种彻底的丧失和随之而来的沦落、衰败或灭亡的状态,尤其常用于指国土沦丧、政权倾覆这类重大变故。其语义强度大于单独的“丧失”或“沦陷”。
引用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普及本): 在“丧”字条目下,有“丧亡”、“丧失”等义项;在“陷”字条目下,有“陷落”、“沦陷”等义项。复合词“丧陷”虽未单独列出,但其含义可由字义组合及古籍用例推知。该词典是汉语词汇研究的权威工具书之一。
- 《说文解字》: 提供了“丧”与“陷”两字的本义解释(许慎撰,中华书局影印本)。
- 《晋书》: 唐·房玄龄等撰。其中《王导传》、《刘曜载记》等篇目提供了“丧陷”用于指国土沦丧和政权倾覆的直接例证(中华书局点校本)。
- 《宋书》: 梁·沈约撰。其中《索虏传》提供了“丧陷”用于指领土沦陷的例证(中华书局点校本)。
- 《南齐书》: 梁·萧子显撰。其中《魏虏传》也使用了“丧陷”一词(中华书局点校本)。
- 鲁迅《华盖集·通讯》: “看看报章上的论坛,‘反改革’的空气浓厚透顶了,满车的‘祖传’,‘老例’,‘国粹’等等,都想来堆在道路上,将所有的人家完全活埋下去。……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智识高超而眼光远大的先生们开导我们:生下来的倘不是圣贤,豪杰,天才,就不要生;写出来的倘不是不朽之作,就不要写;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或者,至少能给我(!)有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 那么,他是保守派么?据说:并不然的。他正是革命家。惟独他有公平,正当,稳健,圆满,平和,毫无流弊的改革法;现下正在研究室里研究着哩,——只是还没有研究好。什么时候研究好呢?答曰:没有准儿。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是可笑的。但无论怎样的愚妇人,却总以恳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这第一步去,决不会因为他的走法幼稚,怕要阻碍阔人的路线而‘逼死’他;也决不至于将他禁在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够飞跑时再下地。因为她知道:假如这么办,即使长到一百岁也还是不会走路的。古来就这样,所谓读书人,对于后起者却反而专用彰明较著的或改头换面的禁锢。近来自然客气些,有谁出来,大抵会遇见学士文人们挡驾:且住,请坐。接着是谈道理了:调查,研究,推敲,修养,…… 结果是老死在原地方。否则,便得到‘捣乱’的称号。我也曾有如现在的青年一样,向已死和未死的导师们问过应走的路。他们都说:不可向东,或西,或南,或北。但不说应该向东,或西,或南,或北。我终于发见他们心底里的蕴蓄了:不过是一个‘不走’而已。坐着而等待平安,等待前进,倘能,那自然是很好的,但可虑的是老死而所等待的却终于不至;不生育,不流产而等待一个英伟的宁馨儿,那自然也很可喜的,但可虑的是终于什么也没有。倘以为与其所得的不是出类拔萃的婴儿,不如断种,那就无话可说。但如果我们永远要听见人类的足音,则我以为流产究竟比不生产还有望,因为这已经明明白白地证明着能够生产的了。丧陷在铁蒺藜阵里的,何尝不是最可佩服的先锋!” (鲁迅在此处用“丧陷”形容精神或意志陷入困境、遭受挫折的状态,是词义的现代引申运用)。
网络扩展解释
“丧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丧陷”指被敌人攻陷或陷入困境,导致失去自由、独立或遭受重大损失。该词多用于描述战争、灾难等场景中的失败状态,例如城池失守或军队溃败。
二、词源与结构
- 构成:由“丧”(sàng,意为丧失)和“陷”(xiàn,意为陷入)组合而成,强调“失去”与“受困”的双重含义。
- 读音:拼音为sàng xiàn,注音符号为ㄙㄤˋ ㄒㄧㄢˋ。
三、用法与例句
- 军事场景:
如宋代范仲淹《让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表》提到“麟府丧陷,镇戎三败”,描述城池被敌军攻占。
- 困境比喻:
张载《边议》中“师为虏致,则丧陷之患多”,比喻军队因策略失误陷入被动。
四、关联词义
- 丧:可指失去(如“丧权辱国”)、情绪低落(如“颓丧”),或与死亡相关的事务(如“丧事”)。
- 陷:包含陷阱、沉入(如“陷入泥潭”)、攻破(如“陷阵”)等含义。
五、总结
“丧陷”属于书面化表达,现代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其核心意义强调因外部压力导致失控或失败的状态,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具体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拔火罐子宝幡霸山杯蛇冰河参微缠迫成书充充创体村圃禘礼断服读如繁华子酆狱浮标复述圪蛋绠套狗肉不上桌刮刮贯籍寒瘦衡荜烘柹候送活见鬼枷锢嘉禾简符寄寓骏骓开秩梁家黛联合会浏溧木鹅泞淖欧冶篇幅飘篷亲代勤精秦氏人堆肉屏风赛花灯杀菌沈博绝丽甚嚣尘上思洞随分淘荡陶居士铁研痛癏拖鬭慰怀委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