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桐竹的意思、桐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桐竹的解释

泛指管弦乐器。桐指琴瑟之类,竹指箫笛之属。 唐 李贺 《公莫舞歌》:“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桐竹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复合意象的古典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植物学本义 桐竹指代两种传统造物材料:梧桐树与竹子。梧桐属落叶乔木,木材轻软,古代常用于制作琴瑟(《汉语大词典·木部》);竹子则为禾本科植物,竹材坚韧,广泛用于建筑、器具制作(《辞源·竹部》)。二者并列出现始于《诗经·小雅》"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的比兴传统,象征刚柔并济的自然品格。

二、礼乐文化意象 在《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古代乐器制作中,桐竹分别对应八音乐器的不同材质分类:桐木属"匏土革木"中的木类,用于制作琴身;竹类则专指箫、笛等管乐器。唐代孔颖达注疏《礼记》时特别强调:"桐竹相谐,乃得中和之音",说明二者在礼乐体系中具有互补共生的文化内涵。

三、文学象征体系

  1. 喻君子德性: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引《尚书》"孤桐翠竹"典故,以桐木中空喻虚心,竹节挺拔喻气节,构成儒家理想人格的具象化表达。
  2. 指代箫笛类乐器: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与陆龟蒙《渔具诗》"细竹渔舟笛"形成互文,印证桐竹并称可代指弦管合奏的乐声意象。
  3. 象征思念情感:清代纳兰性德《虞美人》词中"桐竹萧萧锁清秋"的描写,延续了《楚辞》"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的植物隐喻传统,借桐竹萧瑟之态寄托羁旅愁思。

该词汇的演变过程完整呈现了汉语词汇从物质名词到文化符号的升华路径,其多重意蕴在《汉语大词典》《中国古典文学意象辞典》等权威工具书中均有系统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桐竹”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桐竹”是古代对管弦乐器的统称,其中“桐”指以桐木制作的琴瑟类弹拨乐器(如古琴、瑟),而“竹”则指竹制的吹奏乐器(如箫、笛)。该词常见于诗词中,用于描绘音乐场景或借代高雅的艺术氛围。

出处与例证
唐代诗人李贺在《公莫舞歌》中写道:“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此句以“桐竹”代指宴席上的传统雅乐,反衬出当时场景的肃杀氛围,侧面体现其文化意涵。

延伸解读

  1. 材质象征:桐木因其轻透的声学特性,成为古代制琴的首选材料;竹子则因中空结构被广泛用于笛箫制作,二者结合体现了传统乐器制作的自然智慧。
  2. 文化意象:在文学中,“桐竹”常与“丝竹”等词互通,既指具体乐器,也隐喻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

需注意,个别资料(如)提到“桐竹”作为品德象征的成语用法,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典籍或主流词典,可能为现代衍生义或误读,建议以乐器本义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嗷然八方风雨白迭暴灭兵丧鼻子超达赤壁矶耻言人过次次倒挂登稔底里丰大特浮彩共料宫妆怪样寡能骇动恒直谎乔厮濩渃绛罗焦辣辣藉荫金花烛开士亢扞兰兆旒纩龙性难驯露车马头羊明睁大眼棚摊怦营扑灭牵五挂四潜泳情感祛累日阳三部伎山樽生返师放水苍玉私局思想家宿鹭天吏贴切庭闱瓦解冰消万夫不当之勇袜桶忤触心不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