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子·杨朱》:“ 宋国 有田夫……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里之富告之曰:‘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於口,惨於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慙。’”后遂以“献芹”谦言自己赠品菲薄或建议浅陋。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诗之九:“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宋 苏轼 《教坊致语》:“虽白雪阳春,莫致天颜之一笑;而献芹负日,各尽野人之寸心。”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赴难》:“今日将这碗饭送去与他充饥,野老献芹,聊表微意。”
“献芹”是中国古代常见的谦辞,主要用于表达赠送微薄礼物或提出浅陋建议时的自谦态度。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献芹”出自《列子·杨朱》,故事讲述一个穷人将自认为美味的野菜(芹菜)推荐给富人,结果富人食用后因不适应粗劣食物而口腹不适。这个典故后来演变为成语,比喻以微薄之物赠人或提出不成熟的建议,如所述:“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
如今多用于书面表达或特定场合,如赠送伴手礼时附言“聊表芹献”,既保留古韵又显文雅。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讨好”之意()。
“芹”本身指水芹,因生长于贫瘠之地,古人借其平凡特性喻指微薄之物()。该词体现了中华文化中“谦逊为美”的价值观,至今仍具生命力。
《献芹》这个词在汉语中表示向人赠送芹菜作为礼物或表达敬意的意思。
献(犬/一,3笔)芹(艹,8笔)
《献芹》一词最早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子皇目往文蛮,曰‘其国陋’;对曰:‘献芹狗尾,犹尚可用,何况人乎?’”。这句话中的“献芹”指的是将芹菜献给对方,表达自己的好意。
獻芹
犬+艹
他特意为她买了一束新鲜的芹菜,送给她作为献芹。
献礼、献花、赠花、奉献、馈赠
献菜、贡菜、献食
索取、接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