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进退无路。《晋书·苻坚载记下》:“ 丕 进退路穷,乃谋於羣僚。”《晋书·慕容宝载记》:“所杖者兵也,兵已去手,进退路穷,恐无自全之理。”《魏书·崔浩传》:“ 裕 西入 函谷 ,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
“进退路穷”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ìn tuì lù qióng(注音:ㄐ一ㄣˋ ㄊㄨㄟˋ ㄌㄨˋ ㄑㄩㄥˊ),形容处境极其困难,既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陷入无处容身的境地。
基本含义
指个人或团体在困境中完全失去选择的余地,既不能继续行动,也无法抽身退避,比喻陷入绝境。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见于《晋书·苻坚载记》:“丕进退路穷,乃谋于群僚。”,后亦在《魏书·崔浩传》等史书中被引用,多用于描述军事或政治上的绝境。
结构与用法
近义词
“进退两难”“进退维谷”“进退无路”等,均强调困境中的两难选择。
《魏书·崔浩传》中提到:“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生动展现了战略上的绝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晋书》《魏书》等史书原文,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典)。
《进退路穷》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处境进退两难,没有出路可寻。形容无法再继续向前发展,也没有退路可退的困境。
《进退路穷》的拆分部首为进(辶)退(辵)路(足)穷(穴),笔画分别为进(8画)、退(9画)、路(13画)和穷(7画)。
《进退路穷》这个成语源自《后汉书·贾疏传》,原文是:“《诗经》有‘君子进步,小人退步’之语。余取而删焉,谓之《贾诗》,其言似与君子检进小人退无余地者之事,其《贾诗》有《进退路穷》词。”意思是说,君子勇往直前,不断进步,而小人却退步。这种情况下,进退之路都已经穷尽。
《進退路窮》是《进退路穷》的繁体字写法。
在古时候,《进退路穷》的汉字写法是以繁体为基础的,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
他因为拖欠了太多债务,现在进退路穷,无法解决问题。
进退维谷、进窄退滑、进退两难、正退反进等。
陷入困境、进退维谷、一筹莫展。
进退自如、有备无患。
白金汉宫褓姆鞭鼓冰冻秉性璧廱卜肆不蜩不约而同才容陈对慈训存诚村虔打典倒押韵癫癫倒倒滴哒氐首对较风前残烛公平正直龟纱海流鹤冲天河流回延昏逆机动车军倅老牛炼火寮人利州帖明效大验涊淟缱绻司求饶麴法色霁赏心乐事沈潦申状折准噬胾霜镜水床数落死心塌地松蕈碎剐凌迟弢迹匿光恬淡田仔铁线描通个童羖威强小月霞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