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長期以鹹菜度日,生活清貧。虀,鹹菜。三百甕,極言其多,一時吃不完。 宋 趙與虤 《娛書堂詩話》卷上:“舊傳一貧士死,見陰吏,為言‘當再生,汝有三百甕虀祿未盡。’ 陸放翁 《病愈》絶句雲:‘鏡中無復舊朱顔,一笑衰翁乃爾頑。三百甕虀消未盡,不知更著幾年還?’戲用此事。”
“三百甕虀”是一個源自宋代的成語,用來形容長期過着清貧困苦的生活,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這一成語通過誇張的意象,生動刻畫了古代文人清貧的生活狀态,常見于詩詞和典故中。
《三百甕虀》是一詞,意思是形容事物或情感非常豐富多樣。
《三百甕虀》共有14個筆畫,拆分部首為里(裡)。
《三百甕虀》一詞的來源并不确定,但可以推斷其源于古代文人對事物豐富多樣的描繪。
《三百甕虀》的繁體字為《三百甕蕈》。
《三百甕虀》的古時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可以使用傳統的字體書寫。
這裡展示一些使用《三百甕虀》的例句:
1. 他的情緒像是《三百甕虀》,時而高亢熱烈,時而低沉怅惘。
2. 這幅畫作中的色彩如同《三百甕虀》,豐富多樣,給人極大的視覺享受。
與《三百甕虀》相關的組詞有:
1. 豐富多樣
2. 萬紫千紅
3. 百花齊放
4. 形形色色
與《三百甕虀》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五光十色
2. 千姿百态
3. 各式各樣
4. 豐富多彩
與《三百甕虀》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單調乏味
2. 一成不變
3. 蒼白無力
4. 平淡無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