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异的节操。《资治通鉴·唐高宗开耀元年》:“足下负 巢 由 之俊节,傲 唐 虞 之圣主,声出区宇,名流海内。”
“俊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卓异的节操,多用于形容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物。以下是详细解释:
“俊节”由“俊”和“节”二字组成:
《资治通鉴·唐高宗开耀元年》中曾用“足下负巢由之俊节,傲唐虞之圣主”来赞颂人物的高尚节操,将“俊节”与上古贤士巢父、许由的品德相提并论。
部分资料将“俊节”视为成语,扩展解释为“人品高尚、行为端正”,强调内外兼修的特质。不过这一用法多见于现代引申,核心仍以古典含义为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语境或历史背景,可参考《资治通鉴》相关章节或权威词典释义。
俊节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俊”和“节”。
“俊”字的部首是“人”,这个部首表示与人相关的含义。它的总笔画数是9画。
“节”字的部首是“刀”,表示与刀有关的意思。它的总笔画数是7画。
“俊节”一词来源于古代文献,意为美好的品质和节日的庆祝。在繁体字中,“俊”字的写法为「儁」,而“节”字的写法为「節」。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俊」字有多种写法,常用的有「儁」和「君」。而「节」字在古代的写法中,有「刼」和「偈」等多种形式。
1. 他的高尚品德是一个真正的俊节。 2. 在这个节日里,大家欢聚一堂,共庆俊节。
俊美、俊逸、节庆、节日
英俊、才华横溢、品质卓越
平庸、普通、无作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