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采録的意思、采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采録的解释

(1).采纳录用;采纳。《后汉书·陈蕃传》:“臣位列台司,忧责深重,不敢尸禄惜生,坐观成败。如蒙採録,使身首分裂,异门而出,所不恨也。” 唐 蒋防 《霍小玉传》:“鄙拙庸愚,不意顾盼,倘垂採録,生死为荣。”

(2).搜求摘录。 明 王守仁 《<朱子晚年定论>序》:“徒守 朱子 中年未定之説,而不復知求其晚岁既悟之论……輒採録而裒集之,私以示夫同志。”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修志》:“余因请之司寇,閲新志所未载者,为採録一编,名曰《梁溪补志存稿》,以俟后来云。”


采集记录。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 隋 世古书存者尚伙, 炫 所采録,必多可补前史之缺。”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之一:“僕近辩正《周礼》,始成书,欲脩邑先达事行为人物记,无相辅者,恐未易采録。” 刘师培 《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隋志》又有《文章志》,不著撰名,《世説》 刘 注,亦多采録。”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采録”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综合各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由“采”(采集、选取)和“録”(记录、记载)组成,核心意义为采集并记录。具体可分为以下两层含义:

  1. 采纳录用
    指对意见、建议或人才的接受与任用。例如《后汉书·陈蕃传》中“如蒙採録,使身首分裂,异门而出,所不恨也”。
  2. 搜求摘录
    强调对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如明代王守仁在《朱子晚年定论》序言中提到“採録而裒集之”。

二、用法与示例

三、相关辨析

四、权威性说明

高权威来源(如、10)明确其双重含义,而古籍用例佐证了历史用法。需注意,低权威网页(如)可能存在拼音标注错误(如“cǎi cǎi”),应以主流读音“cǎi lù”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采録(cǎi lù)这个词是指收集、整理、记录事物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为 “采”和“录”,其中,“采”是从上面画一个“三”字形,象征采集;“录”是从上面画一个“彡”字形,表示记录。它由两个部首组成,一共有8个笔画。 《采録》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释名》这部书里。它的繁体字是「採錄」,在繁体字中,“採”和“錄”的字形稍有不同,但意思和用法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以《采録》为例,古代写法是「采録」或「采录」。可以看出,在古代写法中,“录”字不再使用“彡”字形,而是改为了现代的“录”字形。 以下是一个例句:“他负责采録了这本书中的各种资料。” 与《采録》相关的组词有:采集、采摘、记录、整理等。 近义词包括:采集、采录、采编、采撷等。 反义词则为:发布、发表、传播、放出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拜折谤诬葆祷悖骜褙褡彩鳌拆东补西扯巴笞杖丑亵楚捶打搀道行调干觝牛二礼负儋归天国籍汗竹阖户和衣画谱话仙胡鼓箭服近友齎捧极天际地霁夕肌液抗偶顆鹽口袋阵况兼枯寂另院林芿六陵辘车毛衣劘荡蓬瀛穷凶极恶全国纪録确撞忍俊不禁润滑油食分霜蹊树彩睡意私填思绪万千贪诈涂次推革香裓县太爷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