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ute] 精明敏捷;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锐敏的观察者
精细而敏锐。《左传·哀公十一年》:“ 子羽 鋭敏,我不欲战而能默。” 杜预 注:“鋭,精也;敏,疾也。”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潁阴 鋭敏,屡为军锋。”《新唐书·蒋乂传》:“ 乂 性鋭敏,七岁时,见 庾信 《哀江南赋》,再读輒诵。”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二章:“看不出这个有点书呆子气的人,在政治上竟还这么锐敏。”
锐敏是一个汉语形容词,指感官、思维或反应尖锐而灵敏,强调对细微变化或关键问题的快速捕捉与深刻洞察。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权威角度阐释:
指感知力或思维力敏锐迅捷,能迅速察觉细节或本质。
示例:
“他观察力锐敏,总能发现别人忽略的线索。”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103页,商务印书馆,2016年。
强调对形势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常与“果断”关联。
示例:
“市场变化需锐敏应对,方能抢占先机。”
来源:
《汉语大词典》(普及本)第4892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
古汉语中“锐”喻锋芒,“敏”表迅捷,二字叠加强化洞察力。
典籍用例:
《后汉书·张衡传》:“性锐敏,博贯典籍。”
来源:
《古代汉语词典》第1287页,商务印书馆,2014年。
与“敏锐”“灵敏”的差异:
来源: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1116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结论:“锐敏”融合了感官的敏锐性、思维的穿透力及行动的时效性,是汉语中描述高效认知与决策的关键词,适用于学术、商业及文学语境。
“锐敏”是一个形容词,由“锐”和“敏”组合而成,主要表示感觉灵敏、洞察力强或思维敏捷。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含义
指对事物反应迅速且深刻,既包含感官的灵敏(如观察力),也包含思维的敏锐(如分析能力)。例如“锐敏的观察者”。
词性结构
历史渊源
现代应用
多用于形容人对问题或现象的深刻洞察,如:“他思想锐敏,总能发现关键细节。”(参考杨沫《青春之歌》用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源或例句,可参考《左传》《新唐书》等古籍或现代文学作品。
啊哈捱光坌涌鞭缚边业表里如一岑楼充屈蠢胖大冥叼唆东走西顾断然督察迩来丰年兆奉移疯子府绸固定词组鹤顶合盖宏简话把怳然湖南贾道家姐佳景涧瀍街芜结习肯构肯堂苦荼勒索鳞游卵清玫瑰露疟渴宁晏弄法槃根错节配祭迁忘妻儿七脚八手秋宪扰惧圣营神逝魄夺石道湿家耍蛮水北山人树介僞端猬栗午安想夫怜小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