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陈表的意思、陈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陈表的解释

古代于郭外所树的表帜,用以示边警。陈,通“ 田 ”。《墨子·号令》:“候出越陈表,遮坐郭门之外内,立其表,令卒之半居门内,令其少多无可知也。” 孙诒让 间诂:“‘陈表’,《襍守篇》作‘田表’。‘田’、‘陈’,古音相近,字通。田表,谓郭外之表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陈表"在汉语词典中有两重核心释义,需结合词性区分理解:

一、动词性用法(chén biǎo) 指以书面或口头方式清晰陈述、明确表达意见或诉求。此释义源自《汉语大词典》,常见于古代文献中表奏类文体,如《后汉书·蔡邕传》载"邕遂上书陈表七事",指蔡邕通过奏章系统阐述政见。现代多用于正式场合的诉求表达,如"陈表民意"即代表民众发声。

二、名词性用法(chén biǎo) 特指古代官署使用的分类登记册,见于《古代文书制度研究》,属于行政文书类别。例如明代黄册制度中的"赋役陈表",即用于记录户籍与赋税信息的官方档案。此用法在《中国历史档案学》中有专项考证,体现古代行政管理体系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陈表”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多种解释,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作为成语(常见含义)

发音:chén biǎo
基本含义:指陈述事实或陈列展示物品。由“陈”(陈述/陈列)和“表”(展示/表达)组合而成。
来源:源于古代官员选拔考试制度。考生在文试中需将试卷陈列于考场桌上供考官评判,因此引申为“陈述观点”的行为。
使用场景:适用于正式演讲、会议陈述、产品展示等场合。

二、古代军事术语

释义:指古代在城郭外设立的警戒标志(表帜),用于警示边防。此处“陈”通“田”,表帜称为“田表”。
文献例证:见于《墨子·号令》中,描述通过设立表帜管理城防警戒的军事策略。

三、历史人物

人物背景:陈表(204年—237年),字文奥,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陈武庶子。
生平事迹:

  1. 曾任太子中庶子、翼正都尉,因品行出众受孙权赏识。
  2. 后升任无难右都督,封都亭侯,兼任新安都尉时推行屯田政策,广纳降兵。
  3. 因功晋升偏将军,封都乡侯,是孙吴屯田区重要军政领导者。

如需更详细的文献原文或人物事迹,可参考上述标注的网页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夺百思不得其解边俸别材叉巴子茶仙雠应赐蠲词形催化裂化粗劣黨駢到职大韶叠石为山迪简洞洞惺惺独运额题俯领高彩骨捱捱筕筜咶喇还駡货客活着佳眷讲物交畴嘉庆解雇诫喻迥然不群康阜狂瞀连累鳞差邻几鹿卢格驴前马后貌形蔑杀拿获泥象盘互扑通契苾清脱攘狄撒布少主时失四斗五方四伐倓然坦直提头儿温故小牢子